7这个数字可能是紫色的

这是前段时间在上海参加活动的时候,在一次饭局里和当时的海嵩,桂佩,K导还有张星诏吃饭的时候提起的,想起来那个时候她还特别惊讶的说没看出来我是E,但其实我非常想怼一句,那是因为你没到我想social的bar,懒得费时间和你分享,也对你的分享没啥兴趣。这可能也是我第一次,产生如此强烈的社交无意义感,也许是因为之前对于设计/艺术类的工作过于ptsd,也许是在和一些创业者聊过以后,认为这些没什么学历又没什么想法,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卷的人,有点像当年看不清未来的自己,所以坐在那个座位上就觉得没什么交流的欲望。

现在这种对于职业,行业,交际圈的混沌的感觉,让我仿佛有一丝在疫情初期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但现在是能更坦然的接受这样的迷茫是一种常态,并且是一件好事,因为它预示着我发现了之前的选择也许并不符合自己的规划和期待,在即时的调整方向。而且,现在有了三段工作经验之后,不管是对于工作内容,特性的,公司环境氛围,所在地区的喜好都有了更明晰的认知。
今晚感觉是多少清醒了一些,获得了不少能量的。和Kevin,Jiayuan和Zeng一起去玩桌游,之后开始畅谈一些关于在国内外工作,生活,等等的话题。惊讶于大家对于很多行业都有过不少的认知和了解,实操的经历,同时也是为了非技术岗如何在项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有了更多的期待。按照之前的想法,现在开始培育新的后台技术本领的成本不仅高,而且也不包括我所喜欢的“与人交流,交流迸发想象”这样一种工作内容。和舒越,苗总这两个现在在初创企业工作的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ceo的管理能力,或者说他能不能有一个非常了解市场,产品,和管理的人作为他的得力助手,也是项目能否做好,获得更大的成果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个是我在进字节前给自己假定的目标,现在也进一步的得到了确认,所以之后的工作,可以更加的按照这个主路径,去寻求各方人士的帮助,或许他们的信息。不管是阅读材料也好,与人meeting也好,周边的同事——主要是泽良,一定需要好好的利用起来。而不是提前带入了自己的螺丝钉角色,转满3个月就走人,那也太对不起在这里付出的宝贵时间和高昂的房租了。

和有意思的朋友聊天中真的能启发我思考很多东西,非常感激这些时光。
另一方面,谁不喜欢有钱又好看,温柔的人呢。再一次警告自己,少一点恋爱脑。获得喜欢的方式不是降低身价,不是讨好,而是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正能量的,可爱且智慧的人,我也相信咱们猪宝一定是这样的一个人。

今晚就写到这里,晚安。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