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鹿槐行:顶楼的地下书房

  • 初见

我的目的地像是藏宝图的隐秘终点。
你需要走对地铁口,穿过世纪公园前熙攘的人群,被小区里敲着腿的白发阿婆打量,喘着气儿爬上顶楼。
叩开贴着“鹿鸣志丰草,日永向槐夏。”对联的大门,若能不被客厅的生活气息所迷惑,你就将在右手边发现满屋的宝藏,在玲琅满目的书堆中恍惚。

“Momo,好啦好啦。”
龙さん安抚着对陌生人兴奋汪汪的巧克力泰迪,白猫Nene正蹬着书架在天花板上跑酷。Momo就快十岁了,姓芥名末。而一岁多的Nene则与日本女演员大塚宁宁同名。两个毛绒绒的女孩儿。

10岁的momo和1岁半的nene

鹿槐行私人书房的主人龙さん与竹田さん,是一对不惑之年的中日夫妻。

龙さん来自湖南的小村,已待在上海十年有余。竹田さん则来自日本高知,靠近大阪。对自认为不善交际的二人来说,上海地大、包容性强、文化多样,他们因此无须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很舒适自得。几年前,两人在社交软件Tinder上认识。这传统意义上的“晚婚”一拍即合。作为中日夫妻,他们努力克服着语言障碍,共享无尽话题,两种文化以亲密关系为契机交融着。

国庆节在今潮8弄愚人书市

周末时,两人会一同探精怪小店,搜罗美食,寻找合作伙伴。
龙さん学到了日本人特有的委婉谦和,竹田さん也领略了湖南辣妹子的直爽真性情。
“我们性格很互补。”两位相视一笑。

  • 概念

鹿槐行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十个备用名中,九个都与“涟漪”(sazanami)这一概念有关。
“在日本,有许多如地震海啸的自然灾害。而与其相对的最小水波则是涟漪,美而谦和,能轻柔地将人们相互联系。”
龙さん的亲戚信风水,还为“sazanami”的音译名算了一卦,直夸它听起来一鸣惊人,很旺。
然而由于重名问题,最终被采用的,是排在最后的“鹿槐行”。
“鹿”是怀有神性的动物。鹿角巷曾风靡一时,“鹿”字也适合讨个好彩头。
“槐”则出自明治大正时期的画家、作家村山槐多。“槐”在日语中虽代表鬼,却有着守护灵的意义。
“行”则是中国常用的店铺称呼。
因此,鹿槐行是一家有鬼神庇佑、风格诡谲的杂货行。

shinobu表情冰箱贴
shinobu表情花坛系列&晃头小摆件
书房一角

鹿槐行的logo是一只架空神兽,名叫鹿太郎。山、星、火的装饰,代表它是灵动的自然之子。清透色彩下,它那水滴般圆润的脸颊,似来自岩崎千弘的绘本世界。

  • 经营

最初,两人的工作分别是贸易公司职员与视频编辑。龙さん失业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建设鹿槐行。
 
一开始,鹿槐行只做小众文创代理,理想是开大店铺。然而店铺成本高,需要面对诸多风险。
迷茫中,鹿槐行加入了由多家独立书店联合成立的愚人书市。其中,明室书房的点子令两人眼前一亮:将私人空间改造成能接待客人的开放场所。
于是,鹿槐行私人书房应运而生。

上海明室私人书房

私人书房目前访客的年龄跨度从18岁到40岁,20多岁的年轻人居多。有时,两位会和访客悠闲地聊聊天;有时上完茶与点心后,就留给访客安静的看书空间。

音乐家fish和他的老婆kaka
从左到右:kolo,九日,大兵

虽然书房中大部分是漫画书,但漫画是鹿槐行近年才开始接触的形式。
“以前看小说更多。生活节奏快,偶尔抽不出空读小说,漫画就刚刚好。”
“小说是根据文字,想象画面。漫画则反之。”
这种双向解码是截然不同的奇妙体验,相辅相成。
 
鹿槐行进书一般通过日本的二手书店或直接联系作者。
只进小众精怪的作品,不考虑是否好卖,多是竹田さん喜欢的,或周边人推荐的书。作者a喜欢的作者b、受作者a影响的作者c,根据一个作家的关系网再延伸到其他选品,这些书籍就像涟漪一样相互波及、紧密联系。

小指 & Akira Muracco

 鹿槐行会在社交平台上推送每日书单。由于不擅长作评论家式的长文,两位就根据每天的心情选书,并简短地进行介绍。
“不用交流也能以此了解我们。就像去别人家,看她的书架,就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鹿槐行用这些足迹建立着自身的形象。

鹿槐行也经常出没在各类市集,旨在提高知名度。
“出摊能遇见真实的人,听见real的声音。我们以商品为载体,邂逅不需要太多语言就能互相理解的同类、扩展人际圈、参与社会。”

浪漫昭和市集
无印良品悠迈店联结市集
愚人书市
古月 聚厂上海文化广场
来吃饭 Let's have fun市集
  • 小提琴

“早上起来,喝水、练弓的角度、放基音练音高、练YouTube上的乐谱、放别人的音源练即兴、这些是每日的routine。每天都有一点点变化。”

竹田さん18岁起,开始自学小提琴,20岁左右跟随菊地成孔老师学习编曲。
他热爱小提琴,偏好爵士与布鲁斯。
 
“我弹得不是很好。”竹田さん腼腆地笑了笑,优美的旋律从指尖溢出。
 
“我家里没什么艺术气息,不是3、4岁就摸到琴的。弹了十年,(因手指受伤)停了十年,来中国后又开始了。”有时,竹田さん也和认识的中国朋友一起演出。

2021年7月24日 明室私人书房的第一次表演,照峻圆,Fish,Will,竹田和也
2022年7月30日,明室私人书房 大伏来了第五场 照峻园,王甜,竹田和也

 “在日本,墙壁很薄,隔音不好,经常会被邻居投诉。中国这点就很友好。”
龙さん问过邻居会不会被小提琴声打扰到,邻居说:“挺好,我爱听。”

菊地成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的所言,一直令竹田さん印象深刻。
 
“不要一个人陷入太纯粹的状态,纯粹的东西容易被束缚。即使电子合成的音效应有尽有,也希望你们能寻找伙伴合奏。避免不了产生矛盾,而后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这是健康的方式。混合的事物更富有弹性。”
 
正如在鹿槐行的前行路上,竹田さん是作出决定的方向盘,龙さん是拥有行动力的发动机,缺一不可。
“一个人有很多做不到的事,因此我们需要对方,人需要他人。”
 
即使难免矛盾,可也许通过冲突,人才能更了解彼此,使心灵更加契合。

  • 种子

龙さん小时候,对书中世界怀有极大好奇,但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她常去舅舅的书房偷书,或言情或武侠,看完和小伙伴交换。躺在挤满兄弟姐妹的房间,她幻想着脱离原生家庭后的未来。
“小学半命题作文,大家都写“我的父母”,只有我写“我的房间”:堆很多书、朝南、能和朋友一起听音乐。这在老师看来是很不切实际的妄想。”
 
如今,她已切实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间。她也会挑选合适的书寄回家乡,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龙さん认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广阔的世界,闯荡出去。可以学不好,但要好学,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有个女孩向鹿槐行请求分期付款。她很喜欢这些书,但一时凑不出足够的钱。龙さん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也许别人认为,做生意就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我想,如果我小时候能遇到这样的人,人生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同呢?”
她已经在做改变他人人生的伟大之事。
 
“二三线城市的孩子,很少能接触到这些。他们会受到冲击,非常惊奇:原来还有这样的书?我们正希望把这些多元的文化带给他们。”
为了方便顾客阅读,鹿槐行也开始着手进有关小众文化的中文书。

  • Underground

“这些书,书店大概根本没法卖吧。”
 
有时,鹿槐行推荐的书籍需要封面打码处理,有些画面会遭到屏蔽。
“伊藤润二之前获得了美国的漫画奖。但在国内,用谩骂表示对他作品的不理解,质疑他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不少。”
 
鹿槐行也曾想做中国的日语书店,就像日本有各种语言的专门书店那样。
不过,考虑到对进口原版书籍的各种审核、销售限制及流行趋势,两位最终还是选择经营私人书房这一地下形式。

“开书店可能要变得大众化,但我们不想屈服。即使渺小,我们也想坚守自我。”
 
“有朋友认为,台湾文学落后日本五十年。可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厉害的个人创作者,只是没有机会爆发出来。”
 
“我们很希望能通过介绍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接到约稿、获得经济收益、投入更好的创作。可是国内针对出版的限制……很多,很多。”
 
我们交流着书号数量的下调、内容审核的严苛……难以记录。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沮丧。

“不能出版的好作品要怎么办呢?”龙さん很有些惋惜地蹙着眉。
 
“正式的方式几乎,放弃了。所以,我们转向地下的形式。”
 
在密闭的私人书房,我们才能够畅所欲言,这些声音似乎不会被听见。
 
“中国的地下文化是制度生产的,不一定具有海外粗犷尖锐的性质。地下是没有阳光的地方,是基于过去培养出的土壤。在国内,它能够变得肥沃吗?”
 
小众文化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边缘注定要符合边缘的定位,可它正是人类多样性的体现,不容抹除。它的盆根错节若能在地下深埋…
人类无法管制的、绝对自由的想象力在荒野上奔腾。
 
当我们对现存的表象心满意足,当我们以各种看似正当的理由对异己赶尽杀绝,是否有察觉到自己错过了什么,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狭隘呢。
 
这个问号打在我们心里。

  • 尾声

鹿槐行还有很多梦想:开演出、做展览、提供合作的空间、促进两国艺术家交流。
“现在只是私人空间,物理上太小了。比如日本的円盤店,不仅是一个店铺,更是许多年轻艺术家一起创作的空间。这是我们的理想,希望我们的关注者也能一同见证。”
鹿槐行期待着国内的年轻艺术家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希望生生不息的年轻艺术家不断涌现。

  • 无法言说的秘密【nu 10年手帐】

新媒体时代,返璞归真的手账,更像一种逆流而行的New life style
鹿槐行最初代理的nu10年手帐,有些像纸质版的推特140字动态。
使用电子软件打字时,无论如何都无法脱离26键盘输入的范围。
而手写字的一笔一画、一大一小,每一字间自由的间隔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我原本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发泄情绪,但不知道这份情感究竟想要投给谁,逐渐感到厌倦。也许纸质的、私密的手账本,才是情绪最好的归宿,是面对自我的最好途径。”
十个我把酒言欢,十个我痛哭流涕,十个我心意相通。
这是一本时间胶囊,更是一个独立的空间。
在这里,你可以邂逅10年中不断变幻的自我,尽情诉说心底的秘密。
时间酿造的醇香,尽在这一本之间。

文:尾生
图:尾生 & 鹿太郎提供

淘宝 | 微店 | 微信公众号 | 小程序 | 小红书 :鹿槐行 
ins | Twitter: 鹿槐行 or luhuaihang


この記事が参加している募集

#買ってよかったもの

58,881件

#自由律俳句

30,036件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