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給未來的遺言21

中國傳統技術傢具

作品|兩組桌椅 

年代 | 2016~2017

在中國,傢具擁有悠久的歷史。而日本擁有獨特的建築歷史,所以曾經傢具並非必需品。日本建築本身就是巨大的傢具。建築和傢具的概念,源於西方社會。而在日本,木制建築的技術和門窗隔扇的技術十分發達。作為介於傢具和建築之間的存在,木質建築應運而生(此處時為了方便理解而使用了「建築」這個名稱)。

日本的傢具史,是從明治之後才開始出現的。而在中國,唐朝開始就有傢具從西方傳入進來,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明朝傢具在世界上也非常知名。只可惜,為了建立新社會,經歷了共產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破壞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文化。無論哪個時代,都會通過否定歷史而發展新時代,所以中國的許多歷史遺產都慘遭破壞。關於這件事情,現代中國人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所以非常盛行將歷史上的文化遺產進行再發掘。

画像1

我跟彭文暉先生是通過自造社的創始人宋濤先生認識的。彭先生原本是一名經營廣告公司的設計師,不知為何開始對復興中國傳統傢具技術產生了興趣,於是我們很想一起做點什麼。

我提出了想用纖細的部件製作傢具,如果選擇的木材足夠堅硬,應該可以實現。中國明代傢具的做工十分精緻,所以我想借用其中的技術用纖細部件製作精緻的傢具。

按照這個設計思路,誕生的是以下兩個組傢具。最開始,為了學習中國技術,我嘗試以「立方體的小桌子」為主題製作了第一款傢具。雖然很難讓人坐上去,但是一個精緻的小桌子總算做成了。後來,在此基礎上延伸設計出了椅子和桌子。我發現,只要善於使用斜材,似乎就能發生好事。於是,一套像明朝傢具一樣,在角上用斜材加固的桌子和椅子就完成了。部件纖細的傢具,一般都是鋼的。我的這個系列,也算是用木材嘗試完成符合這種審美的作品。

另一款傢具,是在這之後兩年左右進行的一個挑戰。從一開始我就選擇同時使用兩根纖細部件,或者在其中使用斜材。所以雖是木製品,卻猶如鋼筋製作,從遠處看去稜角分明。這套作品里,還製作了一款屏風。這些設計都是以「用纖細的木材部件」為大前提而做的。

画像3

黑色皮质椅のコピー

提起木質傢具,總讓人覺得都是由粗壯的部件組成的。在這裡,我的反抗精神也決定了設計的大方向。我經常這樣以反抗精神為基調,滿懷好奇心地思考創意,然後努力實現。我不斷嘗試不斷創造,看看究竟能產生怎樣的造型和空間。幸運的是,只要我有了想要做任何東西的衝動,就能夠將其圖像化並製作成形。

中國的傢具從唐朝就開始出現了。接下來介紹的這幅繪畫作品是《韓熙載夜宴圖》。據傳,這是五代•南唐的畫家顧閎中的作品。畫中主人公韓熙載是南唐的一位政治家,擁有妾妓百餘人,沈迷酒色,載歌行樂,日日設宴,夜夜笙歌。中國原本也與日本一樣,坐姿主要是盤腿坐。傢具傳到這裡時,人們最初是盤腿坐在傢具上。所以,在這幅作品中,可以同時看到盤腿坐和椅坐兩種姿勢。椅坐是直接穿著鞋子坐在椅子上,也有人脫了鞋子走上猶如日式房間里鋪設草席的位置,然後再盤腿而坐。

從畫中來看,傢具應該使用的是強韌的木材,包括黑檀、紫檀等,部件都較為纖細,做工精緻。而我做的,是把整體感覺轉變為現代的,單純利用了其中的傳統製作技術。

已經失去的技術和文化是很難尋回的。在文化大革命中,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都被遭到了肅清,其損失就更不可估量。即便如此,現代中國人也堅信自己的國家擁有輝煌的歷史,努力將其復興。雖然彭先生等人可以真正理解設計圖,但在中國的普通匠人中,有很多人無法完全讀懂設計圖。這些人只想要看效果圖,當我提供給他們時,他們就說不需要設計圖了。雖然他們擁有精湛的技術,只需看到外觀就可以照樣做出來,但是光看外觀是無法實現真正的性能的。我想,接下來一定有漫長的挑戰在等待他們,但我願意一直支持他們。

画像4

书架のコピー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