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疫情後的好久不見 - day1

2022.12.08

台北

沒什麼睡,4 點左右從床上把自己挖起、接續之前整理到一半的行李。大約 6 點左右出發搭乘捷運前往松山機場。
這是第一次搭乘松山、羽田間的班機,也是首次搭乘正長榮 (EVA Air) 的班機,之前只有坐過前往外島的立榮航空 (UNI Air)。
從饒河街前往松山機場最直接舒服的是叫台 Taxi,但個人總是養不起叫車的習慣,結果還是使用平時坐習慣的台北捷運。
捷運好處是費用只有大約 Taxi 的五分之一、時間也大約只有多 15 分鐘,缺點就是走的遠,尤其中間松山線要換文湖線,兩線之間就要走個將近 10 分鐘。

到櫃檯 Check in,空姐要求出示須在行前申請完成的 Visit Japan Web,這個網站可以提前填寫包含檢疫認證、入境資料、海關申報,其中檢疫認證需要在行前 6 小時提出申請,是日本政府為了在疫情開放後,提高入境效率的新服務。然後因為可以順便填寫入境資料和海關申報,這樣也不用像之前要在機上先填寫入境資料和海關申報了。這種減少手續的數位化很不像日本政府會推出的服務,可以說是被這波疫情逼出來的吧。

松山機場雖然有提供國際線的服務,但實際上只有國內線機場的大小,所以不用像在桃園機場需要走很長一段距離才到得了登機門,出境的檢查人數也很少,可以悠悠哉哉的慢慢走。

雨下不停的台北

在飛機起飛之前一直都沒有感覺到這將是睽違三年、思念已久的出國行程。直到飛機在跑道起點引擎全開、用力加速的那一刻,才眼睛發酸地意識到。

「啊,一直以來的朝思暮想真的實現了」

長榮航空雖然是號稱台灣服務第一的航空公司,但這次搭乘隱隱約約感覺到這家公司漸漸走下坡的情況。說不上來但總覺得有種不太穩定、像中華航空那種官股投資公司的味道。不知是否因為已經不是長榮四公子所領導的緣故。反觀四公子自立門戶創立的星宇航空,雖然還在持續虧損的狀態。但整家公司給人一種充滿活力、努力向前的印象。四公子也是身體力行凡事衝第一,一切以公司發展為重。而不是自居上位者,卻毫無身為企業領導著的作為、目光只放在短期的財報數字上。

中間的主餐很好吃,很下酒,但忘了要罐上機定番的啤酒

羽田

經過將近三小時的航程後,飛機漸漸靠近羽田機場(東京國際機場)。

千葉縣安房郡的勝山一帶,前方的小島為浮島,再往右即是南房総市
君津共同火力発電所
海ほたるPA(海螢火蟲休息站)以及東京湾アクアライン(東京灣跨海公路)千葉端的入口
風の塔(風之塔),正下方是東京灣跨海公路
忙碌的東京灣

羽田機場有 JAL 和 ANA 維護廠房,兩家也都有提供免費的見學行程。因為我很喜歡飛機,所以大約 8 年前有參加過 ANA 位於新整備場站附近的格納庫參觀行程(旁邊也有 JAL 的格納庫),除了可以在格納庫裡非常近的觀賞飛機內外、和正在執行維護工作的人員之外。行程的最後可以在格納庫的大門前,近距離觀看機場跑道上正在起降的班機。當時也拍下了我在那段東京行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格納庫門口有正在參加見學行程的人們
剛從格納庫滑出的飛機
左邊建築物是第三航廈
遠方的晴空塔
露出白冠的富士山

三田

出關之後第一個行程是前往三田拍攝東京鐵塔,位址在聖徳大学幼児教育専門学校門前的天橋上。出站之後久違的呼吸到都內的空氣、還有第一次見到的銀杏樹。真的很開心。行李推再遠、搬再高我都願意。

扛到天橋上後,從背包中拿出長焦段的旅行鏡來更換,打算用長焦拍攝東京鐵塔。龜毛擺弄一陣子,很滿足的看了照片之後,剛好遇到從幼稚園出來的小孩們。

東京タワー
聖徳大学三田幼稚園的孩子們

自小在電視上看到的日本學齡小孩,一直有種很成熟、很守秩序、但又很有想法的印象。不只乾淨俐落的禮貌動作,穿著也是非常筆挺整潔,看上去就讓人感到安心可靠。我對這種從小開始訓練紳士淑女的教育方式非常嚮往,但可惜的是身處的教育環境沒能力也不願意推行培養。雖然社會普遍很尊崇日本的這個部分,但因為功利主義的影響,實際上只願意把資源花在成績分數這種可以馬上看到成果的培養上。其他的就隨意、可有可無了。因此在身邊找不到同好交流。所以一直以來,只能自己摸石過河,慢慢去體會、執行這種訓練模式。可以的話,真希望能在日本的體系受教育。

銀座

セイコーハウス銀座 時計塔
隱藏在奢華銀座巷弄內的地味烤地瓜車
簡約設計風格的全自動自行車地下停車塔

來銀座是為了看喜歡的繪師在蔦屋書店辦的小展,也順便看看傳說中一致好評的日本蔦屋書店究竟是什麼樣子。

位在 GINZA SIX 六樓的銀座店

也許是銀座的分店,有著以書店來說,非常多的小型展區,每個展區的風格也完全不同。有日本傳統工藝、西洋玻璃工藝、近代畫、現代畫等…。主流非主流都有,每個展雖然都小小的,只有一兩個桌子的大小,但因為都是平時在台灣遇不到的獨特內容,和別出心裁的佈置,所以每個都能品味很久。當然一般書櫃也是書店精心設計的常設展區,真的要細細逛、每本書都慢慢看的話,可以埋在裡面一整天。台灣蔦屋雖然也會有一些小展,但是因為台灣人相對思考的深度不夠,常常會流露出商業味,展品本身的文化深度也不夠,所以光是遠遠看到就會不自覺的在心中吐槽,連看的興趣都沒有,實在很希望台灣商人能有一點理解到,為什麼文化產業老是搬不上檯面。

被打中畫風好球帶的恐怖漫畫
東京メトロ銀座線

明治神宮外苑

已經是東京銀杏季節的尾聲,人潮少了很多,樹上的葉子剩大約三分之一,雖然遲了一點。但還留有滿地的落葉、獨特的銀杏味道,搭配接近冬天的寂寥氛圍之下,拖著行李箱走這趟還是很值得。

明治神宮外苑銀杏林
聖徳記念絵画館
獨自一人練跑的小學女生
慶應大學
無意間完成了上次缺少的聖地巡禮拼圖
中央總武線
ひじりばし

千葉

此趟旅行除了為了一解思鄉之情(?),最重要的不外乎是為了見許久不見的人。

上次 2019 年相聚之時,完全沒想到過沒幾個月之後會爆發世界性的疫情。
原來想見就見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人事物非常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逝去,感悟到佛教中所說的:「一切有為皆非常性」。

吃好好吃的燒肉以及酒當然很滿足,但更開心的是見到許久不見的人,以及交流面對面才能傳達到的情感。

ハイボール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