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光明,就不会畏惧黑暗

于新宿新宿武蔵野館看完《颐和园 / 天安門、恋人たち》有感

六中附近有一个音像店,我高中的时候利用做打口碟二道贩子赚的钱买过几百张盗版碟,其中就有娄烨的《颐和园》和 郝蕾段奕宏版 的《恋爱的犀牛》。它们的共同特点除了段奕宏和郝蕾之外,还有郝蕾那首后来被称为 氧气 的《做爱》。

对我笑吧,笑吧,就像你我初次见面,
对我说吧,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享用我吧,现在,人生如此飘忽不定,
想起我吧,将来,在你变老的那一年。
  
过去岁月都会过去,
有你最后带我离去,
过去岁月总会过去,
有你最后带我离去。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
我的爱情走到了所有路的尽头。

通过歌词不难看出,这首歌描写的是做爱,甚至更准确地说,描写的是高潮。甚至有一个说法是郝蕾第一次唱「对我笑吧,笑吧」的时候,唱的其实是「射吧,射吧」,因为无论怎么听都,她都没把嘴张到 xiao 那么大。虽然我觉得这不太像是廖一梅的风格,但… anyway,反正也符合这首歌的主题。

但说来也怪,我可能对大多数爱情故事都没什么共鸣,无论是 犀牛 里偏执的爱情故事,还是颐和园里 强烈 的爱情故事。所以孟京辉的戏里,我爱 两只狗 远胜于 犀牛。但娄烨的电影里,我最爱的,还真就是 颐和园,甚至比有迅哥和贾宏声的 苏州河 还爱。仔细想想,可能我就没把 颐和园 当成爱情电影看。并且我坚信,娄烨也没把它当成纯爱情电影拍。

在犀牛里,《做爱》是马路和明明在跑步机上奔跑的时候出现的,看过的都知道,这就是做爱的隐喻。这很合理,毕竟这歌就是廖一梅写的。但是在颐和园里,周伟和余虹前面缠绵了那么久,娄烨一次都没有拿出这首歌来衬托,他把这首歌一直留到了他认为是电影高潮的那一刻。

学生们群情激昂地跳上车准备奔向广场的时候,先是吉他前奏,然后就是郝蕾的歌声,我全身的鸡皮疙瘩全起来了。然后是大家在车上拥抱、跳跃、一起唱着《一无所有》。再然后镜头先是转向了挂在树上的横幅「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再然后是卡车车身上的横幅「我的自由属于天与地」 。再然后镜头没了,画面变成了当年广场上的录像视频。然后,我终于还是没忍住哭了。

电影结束,走出影院,站在人来人往的新宿街头。戴上耳机,打开油管,搜 郝蕾 做爱。郝蕾的声音一出来,我又想到了写着「我的自由属于天与地」的横幅,又没忍住哭了。

我们要的不过如此。不然,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考毕业后的夏天,那是 2008 奥运年。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洋溢着无限的乐观,大街小巷都在放着《北京欢迎你》。还记得那歌怎么唱的吗?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

这一次看是 2023 年,也才过了 15 年。是啊,才 15 年啊。那扇常打开的门,还开着吗?

这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一句话,来自李缇墓碑上的题词——
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畏惧黑暗。

憧憬光明,
就不会畏惧黑暗

この記事が参加している募集

#映画感想文

66,918件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