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聽說回台灣之後,大家都變了!?/河和田微住

文:蔡 奕屏(yiiping)
攝影:Jerry Wang、曾 祈惟(太一)

画像1

微住結束至今兩個月,還是不時在臉書或是instagram上看到成員們分享微住期間的照片、影片。一不小心點開,看到當時的古民家、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就又會不小心掉進回憶的漩渦裡......。

画像2

後來和大家深聊之後才發現,原來不時掉進回憶漩渦的人不只我一個,「微住」的回憶,在大家的心裡似乎佔據了一個特別的位子。微住之後、回到台灣之後,我們各自回到既有的生活軌道中,但有些什麼似乎悄悄地改變了。

講得有點玄、像是在幫微住打什麼有神奇效果的廣告,而為了撇除不實廣告的嫌疑,以下就簡單節錄微住者們回台灣之後的親身分享。

画像3

把回台灣之後的改變說的最玄的,是最感性的映像作家太一,他說「生活變得好像沒那麼擁擠了」。

画像4

這樣的形容,相信看的人一定都會一頭霧水,但有著同樣高度感性值的BuBu說「我懂太一的意思,我也覺得是這樣」。她說,「原本在台灣的生活就像是在一個擁擠的圈圈裡,但微住以後,就發現這個圈子可以再更擴大」。

還是有點抽象,因此她再補充說,「以前的旅行都是要與工作斷裂,但是微住則是讓我獲得很多和大家一起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也讓發現我的能力可以在福井做些什麼。回到台灣之後,我發現我的專業有更多的可能性」。

画像5

發現自己有更多可能性的還有Debbie。她說以前和室友曾經有想過「打開家門接待外國旅客」的計畫,但是想法歸想法,還是有很多裹足不前的忖度,而微住期間和許多日本朋友聊聊之後,發現大家都還滿有興趣的,給了她不少信心,因此回台灣之後便決定要開始將計畫付諸行動!

画像6

而來自台北新創公司的Jerry,則是覺得很難得有機會能夠跳開既有的工作,和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人一起「工作」,全新的團隊、場域、文化,讓他在短時間裡有著許多想法的刺激與成長,而回到台灣的工作軌道之後,也能夠產生新的思維與觀點。

画像7

最後,Sakana醬像是總結一樣,道出了大家在微住之後,對於「旅行」有的衝擊性改變,她說「以前出國都是為了踩點,從來沒想過這種以『工作者』的身份在地方長住」,而因為更深刻的體驗當地文化、和當地人交朋友,因而能有別於一般的旅遊,產生更深刻的回憶、和更深厚的連結!

画像8

画像9

至於我自己,因為目前短居在千葉,所以沒能跟大家一同回台灣,只是微住之後,人生某個層面開始有了細紋般改變的經歷,這個我也跟大家同樣經歷了。

該怎麼說呢,去過日本許多都市和地方,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獨特的美、獨特的好,但福井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若要總歸一句話,就是「黏性特別的黏」。在福井的微住期間坦白說其實短暫,但就在那短短的幾天內,可以清晰感受到在地人願意交心的熱情、還有各種款待的赤忱。坦白說,面對那樣盛情的高度指數,讓習慣於日本關東首都圈的我有點驚訝,而同樣相對的,在對方盛情無私的分享下,也就激起了我們敞開心門、互相交心的心情。

自己在大學院的研究主題是外國人的關係人口創造,原本沒有帶著研究的動機而來,但來了之後,讓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也把福井納入研究對象,一邊做研究、分析,也一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和這裡保持長久的情誼,或是甚至,能以自己的方式回饋這裡,以不枉在福井所獲得的各種美好。

總之,不知道肺炎什麼時候能夠收束,但福井的黏性,是一個讓這次的微住者們想要一來再來、一期三會的地方。

画像10

画像11

↓ ↓ 看完微住後大家的生命改變之後,想看台灣微住者的介紹可以看這篇 ↓ ↓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