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現正是在「衣食住」加上「行」的時候。『台日間的旅遊方式』/台湾微住

文:田中

「計畫性地無計畫」。

這是我看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之後的感想。
(這樣應該不算劇透吧?)

画像1

看著電視常常聽到「都是新冠肺炎的不好,錯在新冠肺炎」,但疫情是否”破壞”了我們的社會,還是藉由疫情讓我們”看見”了些什麼?

這次對談的來賓,是以台灣人角度介紹日本文化的雜誌《秋刀魚》的編輯長EVA。


EVA和我是多年好友,也是創出「微住」一詞時,一同製作微住書刊《青花魚 さば(SABA)》的好夥伴。我們在對談中提到讀者對於《秋刀魚》最新刊的意外反應,還有台灣人現在的生活,地方創生以及"台灣微住.com"的可能性。

(關於《青花魚 さば(SABA)》的製作出版,請參考這邊。)

和EVA的對談中,可以窺見這次新冠肺炎中日本和台灣性格上的不同。從我大約10年前開始喜歡台灣到目前為止,在各種採訪中被問到台灣的魅力時,我總是回答「行」這個字。

我第一次知道「行」的概念時也很驚訝。日本的生活基本概念是「衣食住」,而台灣乃至於中華圈則再加上「行」,這四個才是生活的基本。

「行」 意味著移動和變化,”改變”已經融入生存的基本。反而在日本習慣用「是否一切都沒變?」的問候語來代替「您好嗎?」,表示安定才是好事。

對於擅長按照精細計劃去做事的日本人來說, 這次的新冠肺炎正是不曾寫在計畫書上任何一個角落的意外之事。

画像2

聽了EVA的話,感受到台灣人這次對於新冠肺炎的對應正是「行」的概念。目前台灣持續無新增病例,計劃雖然不一定周全,但卻是政府和人民同心協力下實現的成功。 EVA也說「經過這次台灣對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讓我們對自己更有自信了。」

讓我不禁思考就算日本政府防疫成功,或許會覺得「啊~真是太好了」,但政府的成功是否會成為人民本身的自信呢?

台灣人自己打造自己的國家,對於用自己選票選出總統的意識非常強烈,讓人覺得不管是政府或是國民都非常直接誠實。

搭配「行」 這個詞,另外還有一個可以表現台灣人想法的詞是「差不多」。

對談的最後也有用到這個詞,其實是台灣人日常很常使用的詞,意思就是「大概」。和台灣人說話時,不管是什麼時間場合都會頻繁用到這個詞。

但這並非不好的意思,正因為彼此不是完美所以需要互補和互相連結,其實很符合人的本性。作為一個日本人到台灣去旅行,成為喜歡台灣的一個”人”,我想正是從這裡開始的。而開始提倡微住時「無論是人或地方,都會喜歡上他們不完美的地方」的想法也和這個詞語非常相近。

把話說回來 ,以日本人的性格無法體會「差不多」的好,是因為看重計劃和正確性,害怕無法達到時的結果,反而跟所有東西都保持距離,盡量不要和自己有關。這次的新冠肺炎,不管是對政府,對同是國民的日本人,或是對外面的市街,都讓人感到一種距離,好像大家都不當成是自己的事。所以台灣人才會驚訝,為什麼都有”緊急事態宣言”要大家自律外出了,日本人卻還是和平常一樣出門。這並非因為新冠肺炎才特別如此,而是以前我們對社會早已互相保持距離了。原來這就是原本日本式的社會距離嗎……苦笑

只是說實在的,我也沒有辦法將「日本」這個國家和自己的事做直接連結。所以雖然會覺得不太對勁,但如果將對象從國家改成「地域」,則可以看到自己立身的位置。”縣”或”市”就又太大了。如果以在#01中所提到的商店街,或是村落左右規模為最小單位,不知又如何。

「計畫性地無計畫」。比起計劃,在每個當下如何去解決問題的對應能力,才是今後時代所需,而且台灣人的「行」以及「差不多」的精神也有我們要重新學習的地方。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