マガジンのカバー画像

【福井微住日記】(中文/繁体字版)

19
運営しているクリエイター

記事一覧

藉由”不帶回家”所延伸出來的生產體驗/河和田微住

文:田中 翻譯:邱 子菁 福井縣鯖江市的河和田地區,是以生產眼鏡以及有1500年歷史的越前漆器而聞名的製造工藝重鎮。 就一句”今後的重點是消費體驗!”,農村體驗或是傳統工藝等各方面都開始常常看到體驗式旅行方案。我自己也在全國各地做過玻璃杯或陶瓷盤。做的時候會覺得很開心,但實際做出”世上唯一僅有”的作品時,往往都沒有使用就深深收藏在櫥櫃裡。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 為了不讓微住者的工藝製作有這樣遺憾的感覺,在微住倡導的「有益生產,有益消費」概念上,我們想到微住才能做

微住生活不夠方便,引人上癮!/大野微住(下)

文:伊藤ゆか 我問了問來大野微住的台中大學生們,微住中的生活怎麼樣? 他們說「大野雖然是鄉下,生活中需要的東西大概都在市內買得到,比想像中還便利。」但同時也聽到「和在東京旅行的時候相比,各方面比較辛苦。」 這種感想應該是最多的。大野人不習慣外國觀光客,能用英文和中文對應的人也不多。荒島社成員或是微住的助手們,也都是竭盡全力使用英文和中文溝通。當然也會有擅長中文和英文的人來協助,但也不是一直跟著。這在東鄉或是河和田也是一樣的。 照片中是受在地人喜愛的當地商店,也相當受微

在商店街中"採集"吧!/大野微住(中)

文:伊藤ゆか 翻譯:邱 子菁 2019年11月,編輯者AJ來到大野微住並且構想怎麼去打造旅舍。而過了新年來到2020年2月,這次是建築家兼大學教授的Bibi帶著他的學生,一行四個人來到大野。打造旅舍的計畫終於要正式開始。 以AJ的構想為底,微住者開始到商店街中走訪尋找看板。但並不僅僅只是接收看板,而是連關於看板的故事,店家的故事,店員的故事都一一傾聽。 當中也有店家讓我們參觀他們工作的樣子。照片中是印章店的老闆,微住者們對他的工作風景兴趣盎然,邊看還邊提問。 同時大野的

尋找看似遠路的捷徑/大野微住(上)

文:伊藤ゆか 翻譯:邱 子菁 來到冬天的大野的,是AJ(張宗舜)和他的兒子禾禾。大野充滿熱情的某個角落,因為兩個人的到來而變得更加熱烈。 目前大野加入微住計畫的「荒島社」成員們,在大野市中心的商店街有個名叫TSUITACHI BILL的據點。 (想詳細了解荒島社請參考下面連結。) 400多年前圍繞著大野城產生的棋盤狀城下町,後來轉變成城鎮,到現在還留有歷史風情,也被稱為北陸的小京都。但這個城鎮上的商店街,拉下鐵門的店家卻越來越多。 荒島社為了刺激商店街經濟有許多

我們彼此製造"益於對方"/東鄉微住(下)

文:伊藤ゆか 翻譯:邱 子菁 LIN和同伴們在東鄉以及離東鄉有點距離的大野度過了愉快的微住生活。回國的日子將近,他們提出「想做台灣的甜點給東鄉的各位品嘗」的點子。這想法則在東鄉居民的幫助之下促成一場活動。 4人從福井市的超市和農家直銷所買來食材。因為和台灣的蔬菜有些不一樣,大家一起邊想辦法邊料理。MARU偷偷告訴我們「其實平常都是外面買回來吃,沒有自己做過,所以還查了做法。」 活動當天聚集了許多東鄉的居民,由微住者一邊教學一邊實際料理。她們為了解說而在平板電腦上秀出附帶

再見物語/東鄉微住(上)

文:伊藤 ゆか 翻譯:邱 子菁 2019年10月6日,4位來自台灣的微住者來到東鄉。2018年11月在台北誠品書店的《青花魚》出版紀念活動是他們認識東鄉的契機。 在走在台灣文化最先端的誠品書店南西店舉辦的「青花魚展」吸引了不少人潮。 (關於活動的詳細內容,請參考下方微住成員伊藤的文章。) 照片中是愉快的青花魚展策展人們。也有來自日本的東鄉和大野的成員參加。也有人就為了一句「青花魚的編輯團隊來了日本,下次換我們去台灣!」而第一次申辦護照。在日本時說的那句「再見(ザイジエ

地域間訂閱經濟化的可能性,從點到面的羈絆成本/大野微住

文:田中 作為正式接受微住者的窗口,本來今年4月『微住.com』網站就要上線。而我在受新冠肺炎影響的2年前開始的「亞洲微住」,也因為各地方暫停接受微住者而一時中斷。 才想著這打擊太大,就想到更多在「移動」也被剝奪的狀況下,微住的意義和該做的事到底是什麼。「微住」乍看之下像是可以自由來去,但其實在新冠肺炎之後”移動伴隨成本和繁瑣事的時代”,更顯得微住特別的價值。「旅行」不只是一種為了觀光的消費活動,而是應該會慢慢轉變成為了特別的時刻和目的去旅行。 『微住.com』的募集雖

都是什麼樣的人來微住?台灣成員大公開!/河和田微住

文:蔡 奕屏(yiiping) 攝影:Jerry Wang 微住計畫主辦人田中桑一月初在臉書發出招募訊息,二月初,轉眼間這一行人就在福井相見!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被微住計畫吸引、又能這麼有行動力說來就來,這篇就來介紹這六個一起住在福井「古民家雙層公寓」的台灣微住者! BuBu(魏 曉恩) 桃園人,台灣農業推廣少女,目前的正職是文學雜誌編輯。因為深受日本《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演講之感動,鼓起勇氣寫了一封手寫信給高橋先生,因而號招設計師朋友一起,開啟了台灣第一本食通信的發行

聽說回台灣之後,大家都變了!?/河和田微住

文:蔡 奕屏(yiiping) 攝影:Jerry Wang、曾 祈惟(太一) 微住結束至今兩個月,還是不時在臉書或是instagram上看到成員們分享微住期間的照片、影片。一不小心點開,看到當時的古民家、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就又會不小心掉進回憶的漩渦裡......。 後來和大家深聊之後才發現,原來不時掉進回憶漩渦的人不只我一個,「微住」的回憶,在大家的心裡似乎佔據了一個特別的位子。微住之後、回到台灣之後,我們各自回到既有的生活軌道中,但有些什麼似乎悄悄地改變了。 講得

到底!為什麼河和田那麼多年輕移住者啊?/河和田微住

文:蔡 奕屏(yiiping) 攝影:Jerry Wang 不管是台灣或日本的鄉村,都同樣面臨嚴重的高齡化、年輕人口流失等問題。但在總人口4500人的河和田,近幾年卻有高達100名移住者自外地移居至此,無疑是特例中的特例! 「這些100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河和田究竟有什麼超強的吸引力」,這是我們心中非常非常想要解開的謎團。而在微住的期間中,約一週的時間中和設計師事務所TSUGI的移住設計師們頻繁相處下,謎團開始有了漸漸被解開的契機。 「這裡有好多有趣的年輕人啊!」這是我

寫在這次微住的尾聲/河和田微住

文・攝影:Jerry Wang 走過了三、五次的大阪、京都,是時候挑更濃厚的鄉下文化。微住,就是和當地人一起盡興,不謙虛遮掩自己的才藝;青春甚短需盡歡,因為參與,讓彼此的關係更靠近。 認識鄉村地方有很多的層次,河和田的微住計畫,開始讓大家「欣賞地方生活的質感」,讓我們看到日本樸質的、真誠的人/人情。河和田地區的特殊在於,在人口逐漸外移與手工藝振興下,居民與移住者們開展出不一樣的、深刻的、有內涵的、創新的生活方式。這讓我們這些來此旅行、微住的人看到希望、以及不同的可能性。

在河和田的to do list: 騎夢幻的漆器腳踏車/河和田微住

文 : 蔡 奕屏(yiiping) 攝影:Jerry Wang 若想細細認識河和田的每一間漆器工坊、眼鏡工坊、小雜貨店,或許散步是個非常棒的方式。 但如果是想要趕在日落前飽覽不同景致的晚霞,或許騎著自行車更能乘著風、跟著白鷺鷥的路線一起滑行。 這幾天的氣溫已經溫暖許多,儘管下午夕陽要落下時稍微有點變冷,但因為緋紅的天邊太美的驚人,趕緊抓緊時間穿上外套、揹上相機,到設計師事務所TSUGI所經營的「TOURISTORE」借了腳踏車,就這麼騎上腳踏車出發。 果然,金黃、又帶著

那天我們去大野和大家玩/河和田微住

文:魏 曉恩(BuBu) 攝影:Jerry Wang 微住的第二個晚上,以日式餐館的飲み会揭開序幕,拖鞋反放、拾階而上,推開傳統的和紙木門,在方形矮桌旁圍坐,桌上旋轉圓盤擺著各式串燒、壽司、冷盤和一大隻的烤鯖魚,讓人垂涎三尺。初次見面的朋友熱情的自我介紹,放下平日工作的壓力,在這個時候彷彿是個大解放,第一次和這麼多日本人一同暢聊對飲,此起彼落的乾杯聲,很快就能夠融入歡樂情境當中。 轉眼已是杯盤狼藉,酒至半酣之際,帶著吉他的和尚歌手大門哲爾到台前為大家高歌一曲,完全顛覆我對

東鄉初雪 - 冬⽇日霜寒⼈人情暖/河和田微住

文 : 魏 曉恩(BuBu) 攝影:Jerry Wang 東鄉的第⼀個清早,暖房裡的我們還在呼呼大睡,佐藤小姐欣喜萬分地推門進房,捭開⽊窗:「外⾯下雪了!」雪花如鵝毛般堆積⾨前⾞頂,⾼興極了,⾶快的穿好衣服,衝到院⼦裡,不顧⼿腳冰冷, 在雪中跳呀跳呀,⼜在⾞窗畫出⼀一顆愛心形。院子裡的幾棵青松,也堆著層層厚雪,仰天看去,雪花紛飛、輕輕飄落,呼氣散去,氳成⼀ 道凝霧。 前⼀晚近10小時的路程,終於落腳福井基地,佐佐⽊先生的⽇式家屋,一進⾨就⽊香撲鼻,我們吃了增山先生的手作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