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あずき

紅豆あずきです。 讀書、成績、天份,甚至是自己的興趣,不管從客觀還是主觀看來都是個沒才…

紅豆あずき

紅豆あずきです。 讀書、成績、天份,甚至是自己的興趣,不管從客觀還是主觀看來都是個沒才能的笨蛋,這樣的紅豆究竟想在這留下些什麼呢?

マガジン

  • 天鳳七段前 每周一午間的三鳳強者牌譜研究 截圖

    YT的播放清單: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3amNBKPRxlJuy8Ae29XLINicrFxw6T4

  • 紅豆式檢討心得

    本系列為紅豆為日本麻將能向上提升而進行學習及檢討之期間所吸收、思考之心得,雖主為日本麻將之內容,但將以檢討方式、過程、心態為主進行。

  • 紅豆推薦

    大概會把推薦的書堆積在這邊

  • 幼時的夢,又或是我曾讀過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很小的時候讀過的一個故事,直到現在我也還是時不時會想起來,我不清楚這個故事是我曾經做過的夢還是真實存在的書,在朋友(開玩笑)的推薦下我決定嘗試把它寫出來,雖然我對故事的記憶很斷片,因此很多內容只能自己加油添醋,不過說不定哪天真的有人看到後對類似的故事多少有印象,如果這個故事真的有書,希望我有朝一日還能拿起來翻閱,若不存在,那就只能我自己把故事寫出來。

最近の記事

#10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這次比較特別一些,使用的牌譜是過往在2021年打的牌譜學習文字版。 (雲端裡面的第二篇,在直播說明欄內可以找到。) 這邊會把在文字版內沒注目到的部分貼出。 副露對應 序盤19役牌處理 改良保留的拆邊搭手順 蓋牌手順 序盤無役對子兩個以上時 孤立役牌處理 他家染手的對應

    • #9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這次的直播 東1局大top的12000早巡立直 面對先制立直的迂迴手順 南2局以後 大top的立直判斷 AL的拒聽

      • #8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這次的直播網址 後手的粘り 對染手的對應 進攻的手順 自摸跳滿點差時的序盤染手兼顧 染手兼顧的轉捩點 序盤 他家拔北 自家打點尚不穩定的序盤手順 進到中盤的數牌先走 後手維持形狀的手順 AL的立直判斷

        • #7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這次的直播網址 雙碰一向聽的改良牌選擇 序盤改良意識 後手的兜牌路線 (pass)序盤副露判斷 七對子前進路線選擇 面對槓寶牌後 捨棄一般型留安全度 先制牌效率 跑牌損失 完全蓋牌時的手順

        #10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マガジン

        • 天鳳七段前 每周一午間的三鳳強者牌譜研究 截圖
          10本
        • 紅豆式檢討心得
          6本
        • 紅豆推薦
          1本
        • 幼時的夢,又或是我曾讀過的一個故事
          4本

        記事

          #6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沒安時 安全度&過一過二 平衡 (pass) 3900 或以上時的副露判斷 12+333+兩對子(一個無役一個有役)時的拆搭選擇 保留七對子的手組 AL電報時機點 被先制時 後手蓋牌兜牌手順

          #6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5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副露後切456 速度讀牌 有價值手牌的序盤副露 後付時的先走及搭子觀 對立直對攻 早外+筋牌的組合數 序盤染手判斷 阻止競爭家機會手的好型副露 沒什麼瞬間損失的保留役牌靠張

          #5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檢討心得其四「理論與實踐」

          不管在什麼領域幾乎都會有類似的話題,日麻也不例外。 只靠讀書學習日麻就可以變超強?先從結論開始說,我想是大概否的。 即使透過讀書透過學習,擁有的知識變多,不實戰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有的問題在哪,自己在看過的教材外還有什麼不足。 下圖是我從2022年2月開始接觸日麻至今四年,讀過、以及正在讀的書。 目前全部共39冊,單指讀書量我有自信在台灣算是多的那群。 (老實說還有好多好多想讀的書) 看一堆書的紅豆目前的成績如何呢? 天鳳四麻特上 548戰五段 天鳳四麻特東 600戰五

          檢討心得其四「理論與實踐」

          #4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一般型與七對子的兼顧 立直前先切2 開槓4時 1的實際放銃組合數 三番以上積極副露 愚型拆搭標準 副露讀牌 拆對子後碰牌 讀山 改良基準 序盤字牌處理 條件是親家拔北2 七對子?安全度? AL大末位的副露判斷 確實的防守

          #4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3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這次一次性看了兩個牌譜,雖然本來就沒在整理內容的順序不過note的截圖應該會比平常更亂一些。 平場的役牌副露判斷 副露後手切給予的資訊 搭子足夠時 保留混一色的情形 孤立19m寶牌跟他色孤立37選擇 親家北2時 副露後39一向聽的役牌副露判斷 面對親家北0立直 自家一向聽的攻守判斷 無筋28 vs 片筋+早外(早打7)的6安全度 南場 親家接近六萬點top時 手牌有愚型的兩向聽時 相對消極及安全的手順 一向聽有愚型時保留改良孤立牌 兜牌跟完全下車

          #3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2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今天有pan老師大量提供意見,如果對牌譜研究有興趣務必一起來看看! 不過這個note內文就只有跟流水帳似的截圖記錄,對內容有興趣還是看直播比較好唷~ 序盤的19m字牌處理基準 後手一向聽 面對親家北1先制立直的對應 面對先制立直時的一向聽拔北判斷 序盤安全度認知及手牌價值評斷 副露後的手順 以及安全度認知 序盤一般型及七對子 以及寶牌靠張 副露前提的手組 七對及一般型的平衡 七對一向 一般型進張無用認知 序盤役牌跟孤立數牌的選擇 場況判讀 1

          #2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1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直播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live/8nUcWbFMEGs?si=srCX6hSxaPGcp0qS 序盤搭子足夠時的孤立19役牌比較 親家時的加槓判斷 末盤聽牌 對兩家無北 初手切生牌生筋456寶牌的對攻判斷 七對子與一般型各兩向聽 接近中巡的先跑+兼顧選擇 序盤的染手基準及兼顧手順 nomi手愚型一向聽時的染手&改良兼顧手順 中盤愚型39的鳴聽判斷 改良牌的選擇 手役&寶牌搭子的選擇及改良視野 牌效相同時降低後續危險度的

          #1 這邊值得一看(沒說明 單純的截圖)

          一本語言門檻較低 實用性極高的日麻書籍《新 科学する麻雀》

          目前日本麻將尚無中文的戰術書、要向人推廣分享書籍、除了找到有興趣變強、願意看書且有興趣的人外、語言更是一個大問題、在這之下我認為目前最適合推坑的、就是這本《新 科学する麻雀》。 作者 とつげき東北 2021/09/30開始販售 明明是日文、為何日文不通也能讀? 書中的內容多以數據形式記載、幾乎只需看得懂日麻用語就可以讀。 本書的主要語言仍然是日文、不過單純以使用這本書的角度來說、語言能力的要求不高。 會使用到日文的部分是說明及整理、前言後言等、若是對這部分較有興趣的讀

          一本語言門檻較低 實用性極高的日麻書籍《新 科学する麻雀》

          月底交作業

          這次以過去幾個月來講不算很多對局的一個月、不過也仍然做了不少事。 藉參加秋月盃四麻個人戰的低標是雀傑為由、在上個月打上雀傑、並在這個月登上雀豪。 金之間這段當初在猶豫該打什麼規則時讓他人幫我做決定、於是完全只有東風戰、相對過去半莊上雀豪、這次用東風不僅場次更少、數據也大幅不同、不過因為半莊東風基準不完全一樣場次又不多、數據看看就好、讓我感受到相比過去有進步的還是在順位分佈上。(下圖) 而目前還沒很即刻的想重返四麻玉之間、而是專心於三麻挑戰雀聖、這邊因為通算橫跨的時間很長、

          檢討心得三「思考過程比選擇的結果重要」

          這次的內容不只對檢討時的進行、也是對局和學習時都需留意的點。 關於這方面會牽涉到面對麻雀的態度、不過我的記事心得目前是為了從文字面審視自己而寫、所以內容是自己的價值觀同時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我認為持續向上必須的模式。 直接進入內容、下面是我從新人時期開始對筋牌的認知漸進到現在。 最初➡筋牌就是不會點兩面的牌、所以沒現物可以打筋牌 ➡筋牌分別14/25/36兩邊(1~9)對應一色6條總共18條筋、筋牌1的組合數<2<3 ➡安全度認知不能單純定式、根據牌河可見張數、筋牌2組合

          檢討心得三「思考過程比選擇的結果重要」

          紅豆的日麻,又過了兩年。

          2021九月底,第一次從早到晚到睡不著爬起來,睡醒之後只想做一件事 按下預約按鈕,爬上特桌 ,那是我至目前為止24小時內預約次數最多的一天,直到睡前總共打了40場。 同年的耶誕前日,升上了五段,明明三麻也五段過但仍然感受到莫大的喜悅,或許是不同規則下感受到自己或許沒自己想像中的差得到了成就感。 後來的截圖,這時候的三麻從差兩個一位六段開始掉四 升五 掉四…然後掉三,或許四麻升五段會感受到喜悅是被挫折感襯托出來的吧。 現在,又過了兩年… 沒什麼起色的成績,我仍然是五段,

          紅豆的日麻,又過了兩年。

          檢討心得二「失誤了不一定代表結束了」

          我自己是很容易對自己能察覺的錯誤感到後悔、難過的類型,在滑X(舊Twitter)或是Discord也常常看到失誤一手就彷彿毀天滅地的悲報。 於是我開始思考,難道麻將真的容不得失誤嗎? 結論來說,要永遠打出完美的每一手以人類來說近乎不可能,這就跟廢話一樣,對吧。 再度回來審視麻將的性質吧,強者不會永遠都贏,弱者不會永遠都敗,嗯……那麼為何失誤就一定招致不好的結果、順位呢?難道不是只在遭損時自顧自的將失誤放大了呢? 另外一種情況,在失誤的瞬間,因懷疑自我、後悔,而無限反悔,

          檢討心得二「失誤了不一定代表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