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藍色水道

跑道剛換成藍色的時候,我常常坐在光復樓矮木櫃上,把腳懸在窗外,想像自己已觸及水面,激起漣漪延伸出去,閃著光餘波盪漾。後來壓上了白色跑道線,像極泳池裡塑膠繩切割的水道,腳不自覺晃啊晃,像能濺起水花似的。

好想跳下去游泳。

-

忘記是哪堂課,投影幕映著一張照片,背景是昔日的暗紅色跑道,全班一陣驚呼。明明也是不久前的事啊,怎麼像是上個年代的老照片,竟對那踩了兩年的紅操場一瞬間感到陌生。

所以說,人要習慣其實很快,遺忘也是。

-

北一是座不大不小的泳池,有時小得能清楚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過度擁擠,有時卻大得如潛下池底看到的汪洋無盡。

-

高中三年像游泳。

-

高一是初下水的興奮刺激,寒意從腳尖向上直竄牙根的那股衝擊,再顫抖著喊聲好冷。適應水溫通常只需要三十秒,再冷也阻擋不了向前游的渴望,到對岸氣喘吁吁卻有著自信、無所畏懼的神情。

-

我在高二時抽筋。望著對岸想直衝,卻一次次在中途狠狠抽筋,腳底板的痛楚和喘不過氣的累拉著我下沉。大概快溺斃了吧,我只看見眼前一片白茫茫,在水中卻不能喊救命,只能自個兒流眼淚(在水裡流淚沒有人看得見)(池中到底有多少比例的我的淚)。最終還是勉強以水母漂抵達彼岸,再一次大口大口的呼吸。

-

高三總能迅速老練地找到池壁的出水孔,用強力溫水柱沖背,游泳池倒成了溫泉區。儘管指尖早已浸泡得軟爛皺褶泛白,還是不甘願就這麼起身上岸,陸上的溫度反而不比水裡友善啊。

-

從光復樓窗台看出去,藍色水道仍在閃閃發光。
啊,再讓我浸泡個八十天也不夠啊。


- 寫於 2017 年 3 月 15 日,高中畢業倒數八十天。
原文刊載於個人 Instagram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