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十月廿九:克己


克己这个词最原本的正确含义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但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其实很怪,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家,最核心的都是解放自己的真我。当然中国哲学的特点一向是用词模糊,习惯就好。其实古代哲学家们也明白这个事情,所以才有王阳明说能克己方能成己,所谓克己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成己的己才是(但成这个词的又混乱了,主体不应该是成的而应该是自然存在的)。


不过想说的不是儒学典籍里的克己。还是想说互联网的克己。当然不是指网瘾之类的。我用这个词,想表达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对ego的遏制。


直接一点说,网络不喜欢任何ego,表现自我的人一定脱离不了被互联网当成乐子的结局。最常见的当然是年轻傻乎乎的孩子,小学生和初中生最常见,因为心智最不成熟,不过总体来说一般不会太疯癫。高中生和大学生的问题是心智成熟了很多,但更容易魔怔进去。而成年人呢,成年人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性其实很大的。想一想网络各种drama们,主角基本都是在互联网表露太多ego导致的。主播啊网红啊视频创作啊都是如此,还有在qq群或者论坛上表现得cringe的人,甚至即使是之前名声颇高的创作者也会如此。互联网没有任何永远的英雄。


那怎么办呢?最常见的做法是随大流,在无尽的烂梗和复读和作恶中消灭ego,这个是堕落线。第二个办法是退网,只在小群体和熟人里玩,这个是隐士线。还有一种神奇的路线,就是依然搞内容创作,但不表露自己任何ego,不互动,不讨论,我称之为机器人路线。我是近期才意识到第三者存在的。


无论如何,这三者都是要求克制自我的表露。互联网本质上厌恶一切人,但人又要在互联网上才能生存,生存又要求你磨灭自我或者隐藏自我。听起来好荒唐啊。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