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什么是飞机的“政治订单”?

飞机的政治订单是指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订单。这些订单往往不会交付,就算交付也很少飞行,没有经济效益。它不是航空公司为了运营盈利而购买的,通常是迫于政治压力,或者想讨好工厂。

图:军机没办法 网络图片

军机和民机都有政治订单,但军机比较好理解。因为本国的军工企业生产出来产品之后,本国的空军往往只能采购。最著名的例子是印度的“光辉”战机,虽然性能不佳拖延严重,印度空军还是下了订单。

在民机方面,以前这种“政治订单”较多发生在俄国。苏联解体后,图-204/214在万般艰难之下终于量产。为了消化政府的“500架豪情壮志”,各家航企都纷纷表态,订单一度超过了500架。但产品质量太差,最终只生产了约60架,草草收场。

图:高丽航空图-204客机 摄:拉上窗帘

俄国后来又研制了SSJ-100,核心部件使用西方产品,质量有所改善。但各家公司还是愿意使用更加可靠的波音和空客,不愿购买国产。政府于是鼓励国有银行提供融资,刺激各公司买国产“表忠心”。效果不错,卖了两百多架。至于银行有没有呆账,那就不知道了。

政治订单的产品不量产还好,实现量产的话往往把企业害得很惨。例如现在俄国有些SSJ-100每天能飞五六个起落,故障少的时候勉强赚钱;但有些每天只飞两三个起落,等于每天赔钱。做生意求赚钱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违反这个规律的都有猫腻。因此凡是买了飞机之后每天只飞两三个起落的,几乎都是“政治订单”。

图:俄航SSJ-100客机 摄:zhangmx969

每天只飞两三个起落肯定赔钱,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有些人下订单购买国产SSJ-100,图的是与政府搞好关系。这些公司的国产飞机很少,也很少飞行,拥有它们是为了方便申请补贴或低息贷款;或者在被查出违法乱纪的时候,换取政府高抬贵手。

与政府搞好关系非常重要,不只俄国这样做,西方的航空公司也这样做。比如说萨博2000量产之后,北欧通勤和国内几家小公司都下了“政治订单”,以表支持。但是这飞机真的支持不动,代价太大,这些公司没几年就都停摆了。

图:Saab 2000已经失败 网络图片

日本也是“政治订单”明显的案例。日本三菱研制MRJ支线客机,全日空下了订单。虽说两家都是民营公司,但这样做让三菱和政府都很有面子,老百姓也开心。反正MRJ还在研制中,下“意向订单”又不必花钱,简单到张口说个数字就可以。

图:“反正你也造不出来” 网络图片

MRJ已经官宣失败,全日空上周取消了这笔“政治订单”。飞友评论说:一分钱不花讨政府和民众开心,显得自己懂大局知大体。这事儿办得:局气!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定有谬误。转载责任自负。

>>> 支持拉,说真话! <<<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