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清弁『般若燈論』引用リスト

検索語: "般若灯" OR "般若燈"
1
Length of KWIC:
15
表示巻数:
20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二 (玄奘) (1)
 羅尼能伏魔衆摧諸外道壞嫉法人然 般若燈 滅煩惱火護説法者令至涅槃調伏内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 (月婆首那) (1)
 魔破諸外道及憎嫉法人滅煩惱火然 般若燈 擁護法師令至涅槃調伏自心善化外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般若) (1)
 名念幢王第五如來法智尊第六佛名 般若燈 第七佛號徳光幢第八佛名廣大智第
佛説佛名經卷第四 () (1)
 大乘三聚懺悔經南無大智度論南無 般若燈 論南無十地論南無大乘莊嚴論南無
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一卷 (金剛智) (1)
 後作淨法除諸過故獻燈得五眼以爲 般若燈 照曜阿修羅永斷矯誑心恚癡好鬪諍
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一卷 (不空) (1)
 飢渇苦慳貪惡習業獻燈得五眼以爲 般若燈 照曜阿修羅永斷矯誑心恚癡好鬪諍
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一卷 (菩提流志) (1)
 忍辱燈次有精進燈次有禪定燈次有 般若燈 次有施捨燈次有大慈佛次有大悲佛
甘露軍茶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一卷 (不空) (1)
 恚之心更互殘害及耽著三昧味以我 般若燈 明悉除彼等惑纒則於佛海會前虔誠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不空) (1)
 祥如來南無音聲支分吉祥如來南無 般若燈 無數光幢吉祥如來南無那羅延禁戒
般若燈論釋序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2)
 1564,1565,1567] 般若燈 論釋序釋慧&T049418;述
 論釋序釋慧&T049418;述 般若燈 論者一名中論本有五百偈龍樹菩薩
般若燈論釋觀縁品第一之一卷一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2)
  般若燈 論釋觀縁品第一之一卷一偈本龍樹
 等細我其義難成汝言了者先已破故 般若燈 論釋卷第一
般若燈論釋卷第二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2)
  般若燈 論釋卷第二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等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縁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二
般若燈論釋卷第三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2)
  般若燈 論釋卷第三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去來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三
般若燈論釋卷第四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4)
  般若燈 論釋卷第四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行識不知不見亦復如是釋觀根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五陰品第四復次欲令識知陰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五陰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六界品第五復次諸法無體由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六界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四
般若燈論釋卷第五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五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染染者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有爲相品第七復次成立此品
 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有爲相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五
般若燈論釋卷第六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六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作者業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取者品第九復次爲令諦觀取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取者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六
般若燈論釋卷第七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七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薪火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生死品第十一復次前品已遮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生死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七
般若燈論釋卷第八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4)
  般若燈 論釋卷第八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等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苦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行品第十三復次爲令他解一
 等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行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合品第十四復次爲令信解空
 等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合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八
般若燈論釋卷第九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九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有無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縛解品第十六復次已遮有無
 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説釋觀縛解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九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2)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別
 處有人及以衆生本性空寂無所有故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一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一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
 諸佛所行處是名無我法釋觀法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時品第十九釋曰今此品者亦
 那不住速滅故定無有時釋觀時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一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二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二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
 趣第一義智者如是解釋觀因果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成壞品第二十一釋曰今此品
 無生是名般若波羅蜜釋觀成壞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二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三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2)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三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
 言無人見云何可觀察釋觀如來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三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四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3)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四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
 非不取如影如響離相離念無生無滅 般若燈 論釋觀聖諦品第二十四釋曰今此品
 諦能得聖果滅諸煩惱釋觀聖諦品竟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四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五 ( 龍樹, 波羅頗蜜多羅, 分別明) (9)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五偈本龍樹菩薩釋論分
 如水中月如乾闥婆城釋觀涅槃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世諦縁起品第二十六釋曰今
 者名解縁起法等釋觀世諦縁起品竟 般若燈 論釋觀邪見品第二十七釋曰今此品
 梨所作者我今悉解釋息諸惡見故造 般若燈 論此
 論此 般若燈 者深妙無比法然我今所作若有少福
 無比法然我今所作若有少福徳以此 般若燈 願攝衆生類見法身如來遍滿十方刹
 見戲論寂滅無分別無比如虚空復願 般若燈 普照於世界爲闇所覆者建立於涅槃
 普照於世界爲闇所覆者建立於涅槃 般若燈 論釋第二十七品竟一切論到彼岸者
 隨喜迴向等與一切衆生命終見彌勒 般若燈 論釋卷第十五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讃卷第一 ( 窺基) (1)
 可説有句言章論聲爲教體廣如清辨 般若燈 説護法釋言教體有四一攝相歸性體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第一上 ( 良賁) (1)
 王舍等六者衆成與比丘等世親菩薩 般若燈 論亦有六義如彼頌云前三明弟子後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一 ( 法藏) (1)
 教非眞了義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中具引蘇若那摩訶衍經説此云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十三盡第七地 ( 法藏) (1)
 無別果法故云不無因生此上三重如 般若燈 論及中論等説四約因縁形奪對法論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 ( 澄觀) (1)
 即空平等一味此三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説然此二三時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七 ( 澄觀) (4)
 其所立下總非也疏一波頗三藏者據 般若燈 論序云中天竺三藏波頗蜜多唐言朋
 置大興善寺仍請譯出寶星陀羅尼經 般若燈 論莊嚴論等疏阿含具云阿爰摩此云
 但空遍計疏此三次第下五結成所憑 般若燈 論本頌即中論五百偈題云分別明菩
 別即智明即是光人譯異耳釋論稱爲 般若燈 者照了般若般若無此不可見故又體
阿彌陀經疏 ( 窺基) (1)
 縁十八界等合成假名爲人號曰衆生 般若燈 論云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大
説無垢稱經疏卷第一本 ( 窺基) (1)
 義次廣明後周備故立此四不立字名 般若燈 論具詳之矣此依世俗若依勝義能詮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 ( 法藏) (1)
 清辨論主依般若等經習龍猛等宗造 般若燈 及掌珍等論確立比量辨依他空護法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上 ( 法藏) (2)
 二教非了義也此三教次第智光法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所説是故依此
 破謂如陳那所造因明等論清辯所造 般若燈 論及掌珍論等並依決擇宗因喩等定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末 ( 窺基) (1)
 與鼻等雖有名字無句顯義未圓故若 般若燈 集法滿足即説爲句今是名攝故不別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 ( 窺基) (2)
 非一於唯敬佛中有唯敬法身非餘二 般若燈 論初歸敬頌楞伽初云歸命大智海毘
 教我法何故本頌最初答難即標論宗 般若燈 論初釋八不清辨二釋順世俗解今以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末 ( 惠沼) (1)
 百年清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樹宗造 般若燈 論・掌珍論等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 ( 窺基) (1)
 明此一故稱此中是簡持義清辯菩薩 般若燈 論釋有四義謂發端標擧簡持指斥宗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 ( 法藏) (1)
 非眞了義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説問此二所説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 窺基) (1)
 部立以論名此四能詮聲爲教體此准 般若燈 論所説更應勘彼智度論文顯中道者
法界圖記叢髓録卷下之一 () (1)
 無別果法故云不無因生此上三重如 般若燈 論及中論等説四約因縁形奪對法論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一 ( 湛然) (1)
 譯但得因縁一品四分別明菩薩注名 般若燈 論唐波頗三藏譯有十六卷河西既云
雲門匡眞禪師廣録卷下 ( 守堅) (1)
 天又云將謂韶州無問僧看什麼經云 般若燈 論師云西天金剛座上甚人説佛法僧
宏智禪師廣録卷第九 ( 集成等) (1)
 頭無葛藤功忘自據菩提座照盡誰傳 般若燈 借光施設恰恰相應天童之師頂雪頷
宗鏡録卷第八 ( 延壽) (1)
 一眞之道恒現如是雙照方入甚深如 般若燈 論云我説遮入有者遮有自體不説無
宗鏡録卷第三十三 ( 延壽) (1)
 聞佛性則有去來聞佛性者則無去來 般若燈 論問汝爲已行名初發爲未行名初發
宗鏡録卷第四十二 ( 延壽) (1)
 所傷爲衆生故隨縁説法自無所著故 般若燈 論序云觀明中道而存中失觀空顯第
宗鏡録卷第五十四 ( 延壽) (1)
 聲若得入於深法界爾時則無色聲等 般若燈 論偈云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此名
宗鏡録卷第七十四 ( 延壽) (1)
 無有自立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故如 般若燈 論偈云生死有際不佛言畢竟無此生
宗鏡録卷第七十五 ( 延壽) (2)
 由先世用心不等是以所受各異不同 般若燈 論云如阿毘曇中偈云自護身口思及
 生其中入地獄者託臭物生亦復如是 般若燈 論云言從死有相續至生有時如授經
宗鏡録卷第八十九 ( 延壽) (1)
 不出世亦不涅槃從本已來無起滅故 般若燈 論偈云不應捨生死不應立涅槃生死
宗鏡録卷第九十九 ( 延壽) (1)
 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憂也 般若燈 論序云始夫萬物非有一心如幻心如
續高僧傳卷第三 ( 道宣) (2)
 四事豐華初譯寶星經後移勝光又譯 般若燈 大莊嚴論合三部三十五卷至六年冬
 勅賜帛百匹衣服一具賾又著論序曰 般若燈 論者一名中論本有五百偈借燈爲名
辯正論卷第四 ( 法琳) (3)
 有詔波頗三藏等可就勝光伽監翻譯 般若燈 大莊嚴二論上柱國尚書左僕射&T
 給四事豐厚琳又預充執筆迺爲序曰 般若燈 論梵本有六千餘偈摩伽陀國種姓大
 不盡翻起異端乃纉述龍樹偈文爲茲 般若燈 論其爲論也訶斥内外賛揚眞俗窮無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九 ( 道世) (1)
 其處有婆毘吠伽論師唐云明辯即是 般若燈 論主也於觀自在前絶粒而飮水三年
釋氏要覽卷中 ( 道誠) (5)
 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今略稱佛也○ 般若燈 論云何名佛於一切法不顛倒眞實覺
 譯經有稱佛名大仙者此與天仙不同 般若燈 論云聲聞菩薩等亦名仙佛於中最尊
 軌持爲義謂軌物生解任持自性故○ 般若燈 論云何名法若欲得人天善趣及解脱
 僧有二種一勝義僧即佛菩薩二乘等 般若燈 論云四果人謂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
 説法衆處得根本業道受用自體物福 般若燈 論云云何受用自體謂檀越所捨房舍
一切經音義卷第四十七 ( 慧琳) (2)
 琳對法論十六卷玄應中論四卷慧琳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玄應十二門論一卷玄應
 木篆省聲也篆音傳戀反攣音力㩲反 般若燈 論第一卷玄應撰如篾眠結反埤蒼云
翻譯名義集二 ( 法雲) (1)
 此乃大仙人名殊致阿羅娑隋言光味 般若燈 論云聲聞菩薩等亦名仙佛於中最尊
衆經目録卷第一 ( 靜泰) (1)
 論十六卷二百五十五紙唐世玄奘譯 般若燈 論十五卷二百四十二紙唐貞觀年波
大唐内典録卷第五 ( 道宣) (1)
 二部注經及序大集寶星經一部十卷 般若燈 論一部一十三卷大乘莊嚴論一部十
大唐内典録卷第六 ( 道宣) (1)
 五紙唐貞觀十九年玄奘於弘福寺譯 般若燈 論一十五卷二百四十二紙皇朝貞觀
大唐内典録卷第八 ( 道宣) (1)
 十六卷二帙顯揚聖教論二十卷二帙 般若燈 論十五卷二帙大莊嚴論十五卷一帙
大唐内典録卷第九 ( 道宣) (1)
 五紙唐貞觀十九年玄奘於弘福寺譯 般若燈 論十五卷二百四十二紙唐貞觀三年
古今譯經圖紀卷第四 ( 靖邁) (1)
 年勅於大興善寺譯寶星經一部七卷 般若燈 論一部十五卷大莊嚴論一部十三卷
大周刊定衆經目録卷第六 ( 明佺等) (1)
 右大唐顯慶年三藏玄奘譯出内典録 般若燈 論一部一十五卷或十三卷二百四十
大周刊定衆經目録卷第十三 ( 明佺等) (1)
 一部三卷六十一紙右二論十卷同帙 般若燈 論一部一十五卷或十三卷二百四十
開元釋教録卷第八 ( 智昇) (4)
 重説此經即大集寶幢分是非重譯也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
 造見内典録貞觀四年夏於勝光寺與 般若燈 論同時出至七年春訖勅太子右庶子
 四年四月譯寶星經訖後移勝光又譯 般若燈 論大莊嚴經論至七年春勘閲既周繕
 歌林野三年勅波頗三藏翻寶星經及 般若燈 等論召琳令執筆承旨兼詳覆名義至
開元釋教録卷第十二別録之二 ( 智昇) (1)
 什譯單本或八卷上二論二十卷二帙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
開元釋教録卷第十九入藏録上 ( 智昇) (1)
 或八卷九十八紙上二論二十卷二帙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二百五十二紙十二門論
開元釋教目録卷第十九入藏録上之下 ( 智昇) (1)
 八紙姚秦羅什譯上二論二十卷二帙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二百五十一紙唐波羅頗
開元釋教録略出卷第二下 ( 智昇) (1)
 論二十卷二帙計三百五十九紙寶寸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一 ( 圓照) (4)
 重説此經即大集寶幢分是非重譯也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
 造見内典録貞觀四年夏於勝光寺與 般若燈 論同時出至七年春訖勅太子右庶子
 四年四月譯寶星經訖後移勝光又譯 般若燈 大莊嚴經論至七年春勘閲既周繕寫
 歌林野三年勅波頗三藏翻寶星經及 般若燈 論召琳令執筆承旨兼詳覆名義至十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十四 ( 圓照) (1)
 十受具戒六年學大小乘律又學南宗 般若燈 論百論十二門論年二十八於迦毘羅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二十二 ( 圓照) (1)
 鳩摩羅什譯單本上二論二十卷二帙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
貞元新定釋教目録卷第二十九入藏録上 ( 圓照) (1)
 上二論二十卷同帙計三百五十三紙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二百五十二紙十二門論
演義抄二下纂釋第五自下會解第六 ( 湛叡) (1)
 抄貞觀元年文問會解引傳云然鈔引 般若燈 論序云貞觀元年即武徳九年改貞觀
演義抄三上纂釋第一自下決擇第五會解記第六後半 ( 湛叡) (18)
 三兩時之意准此可知疏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文問
 論釋文問 般若燈 論作者諸師釋不一准謂今疏云智光
 義第九明義理分齊門云清辨論主造 般若燈 及掌珍等論已上因明疏上慈恩了義
 應知已上良賁仁王經疏云世親菩薩 般若燈 論云云是四如是異釋如何會通哉答
 羅宮待見彌勒乃讃述龍樹偈文爲茲 般若燈 論已上大乘三論師傳□云婆毘吠迦
 佛之時也已上又云清辨造中論釋名 般若燈 論已上准此等釋三名但是一人也故
 立教分齊門云此三教次第智光法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所説已上又第
 已上又第六所詮定趣門云清辨所造 般若燈 論及掌珍論等已上一疏前後擧
 論及掌珍論等已上一疏前後擧 般若燈 論作者二名互出豈非智光即清辨哉
 是智光且如十二門疏者擧智光則云 般若燈 論釋擧清辨則但云
 論釋擧清辨則但云 般若燈 論而無釋言准此案云清辨造
 論而無釋言准此案云清辨造 般若燈 論智光重釋彼燈論故云爾歟處處釋
 無如是料簡云因明疏上云清辨菩薩 般若燈 論釋有四義謂發端標擧簡持指序已
 端標擧簡持指序已上既云清辨菩薩 般若燈 論釋豈是智光釋哉是二次
 論釋豈是智光釋哉是二次 般若燈 論序法琳撰云
 論序法琳撰云 般若燈 論者一名中論本有五百偈龍樹菩薩
 云若據此論□□即中論則名故序云 般若燈 論者引序全文評曰此論十五卷既是
 異名正目能釋論也已上准此今疏云 般若燈 論釋者初四字即指中論下釋一字方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第七 ( 濟暹) (1)
 佛正意云也依此義故二教論云龍猛 般若燈 論觀邪見品云般若中説佛告勇猛極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二十四 ( 杲寶) (1)
 能如何答時處軌云獻燈得五眼以爲 般若燈 照曜阿修羅永斷矯誑心恚癡好鬪諍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二十五本 ( 杲寶) (2)
 配即頌曰檀水戒塗忍辱華進焚禪飯 般若燈 精進遍六置中間上句兼獻上次第下
 飢渇苦慳貪惡習業獻燈得五眼以爲 般若燈 照曜阿修羅永斷矯狂心恚癡好鬪諍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二 ( 頼瑜) (1)
 五成者何作此釋耶故抄釋五成就畢 般若燈 論亦有六義文既六成云六義五義應
大日經疏指心鈔卷第八 ( 頼瑜) (1)
 故從末云梵王四圍陀歟例如云龍猛 般若燈 論也又疏第十八擧四圍陀釋云此是
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七上半七日 ( 宥快) (1)
 理分別見壇水戒塗忍辱花進香禪飯 般若燈 精進雙六置中間文此事六度也理六
大日經抄第二本鈔卷第四十七 ( 宥快) (2)
 種明論有御釋取義例如分別明菩薩 般若燈 論約本源云龍猛
 論約本源云龍猛 般若燈 論然者摩橙伽經文非相違一圍陀翻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一 ( 圓仁) (1)
 亦得證通序義也二明句數者有人依 般若燈 論等云六句不同一信二聞三時四主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 記 卷第一 ( 曇寂) (1)
 絶慮慮即戲論也二教論云龍猛菩薩 般若燈 論觀涅槃品頌曰彼第一義中佛本不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記第四 ( 曇寂) (1)
 王舍等六衆成就與大比丘衆等世親 般若燈 論亦有六義如彼頌云前三明弟子後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記第十四 ( 曇寂) (3)
 暗冥即是眞明名爲深般若即是所謂 般若燈 也燈梵云di pa見供養會眞言
 無明故云我廣大我謂内心大我所謂 般若燈 以此大我滅除三千界主我慢高擧者
 遍照内心大我即是lo ka光明 般若燈 也第二句正明智印内心大我顯現即
大樂經顯義抄卷上 ( 濟暹) (1)
 聞也位當十信行也地藏菩薩占察經 般若燈 三藏法師疏云二者内執我見垢心障
阿毘達磨倶舍論指要鈔第一 ( 湛慧) (2)
 受天於轉一切衆生處處受生法門又 般若燈 論云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荊
 減持取正宗中道故稱此中是簡持義 般若燈 論釋四義謂發端・標擧・簡持・指
阿毘達磨倶舍論指要鈔第五 ( 湛慧) (1)
 部立以論名此四能詮聲爲教體此約 般若燈 論所説已上章文又依大日經疏云句
中論疏記卷第一之本 集衆異説不敢和會 ( 安澄) (2)
 論又無著菩薩名順中論清辨菩薩名 般若燈 論准此等文此釋論師安之明知非翻
 之説而所述之名爲撰也如分別明造 般若燈 論大朗法師作華嚴義疏等今惟疏主
中論疏記卷第二之本 集衆異説不敢和會 ( 安澄) (1)
 主意前二偈是本論師偈也河西亦同 般若燈 論初偈歸敬重牒本偈但山門及琳法
中論疏記巻第五末 ( 安澄) (1)
 種類義以此六法種類不同故名爲種 般若燈 論云六界品即是種類義正法念處經
中論疏記巻第七之本 集衆異説不敢和會 ( 安澄) (4)
 二等者言此品稱説曰等者述義解云 般若燈 論云説者開演義故此直解曰説更言
 有如此功能何得言無也准之可悉案 般若燈 論第十卷觀業品云慈者謂心心即名
 第二一偈明二業等者而言大聖者案 般若燈 論第十卷觀業品長行云釋曰云何名
 義解云工巧無記等謂不當善惡今案 般若燈 論第十卷觀業品云云何名無記謂違
瑜伽十支論 ( 善珠) (1)
 波羅頗迦羅密多羅唐言作明知識與 般若燈 論同時譯出至七年春訖四集量論四
唯識義燈增明記第一 ( 善珠) (2)
 百年淸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猛宗造 般若燈 掌珍論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時護法
 論總一部名此四能詮聲爲敎體此准 般若燈 論中宗者謂彌勒等宗聲名句文四法
論第七卷本文抄三十 () (1)
 百年清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樹宗造 般若燈 論・掌珍論等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
論第一卷同學鈔第六 ( 良算) (6)
 亦僧寶攝無唯敬法法門句義及次第 般若燈 論歸敬頌歸命大智海敬禮無邊際二
 恐違由緖天親般若論釋慈氏頌故也 般若燈 論歸敬頌問付諸經論中說歸敬且唯
 自性身非餘二身者引何論文耶要云 般若燈 論初歸敬頌云云付之見
 論初歸敬頌云云付之見 般若燈 論文本釋二論中俱有歸敬頌然淸辨
 論應化非眞佛亦非說法者者此意也 般若燈 論述巧說眞實法定可法身說推應化
 賓常騰皆引此文知指龍樹歸敬頌云 般若燈 論初歸敬頌也但初字論初有此文故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一本之三 ( 湛慧) (4)
 愛天於轉一切衆生處處受生法門又 般若燈 論云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荊
 上下假論皆有者字末後爲善依淸辨 般若燈 論以此四義唯釋此字故中二解非也
 謂義蘊初解與演祕第四同准因明疏 般若燈 論四義合釋此中二字非唯一字義蘊
 中道等故稱此中是簡持義淸辨菩薩 般若燈 論釋四義謂發端標擧簡持指斥文秋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一本之四 ( 湛慧) (1)
 十五右云何故本頌最初答難標論宗 般若燈 論初釋八不淸辨二釋順世俗解今以
成唯識識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二本之三 ( 湛慧) (3)
 句成言勢間隔非彼攝二十五左若 般若燈 至即説爲句文總料簡章二十四右云
 中道所説句也義周圓故乃至此準 般若燈 論所説二十五左無別種子生故言即
 惟所斷是以諸業以不失法故果生文 般若燈 論第十八紙右成唯識論述記集�
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六(第二十六帖) ( 藏俊) (2)
 弟子不立神我耶答爾也問若爾何故 般若燈 論十一云如數論所立之我者我亦所
 論・珍論并軌備邁等疏廣沙汰之」 般若燈 論十一云燈二云問外人依同處不相
因明入正理論疏智解融貫鈔卷第五 ( 基辨) (4)
 釋此中言此有二文初由理門解二由 般若燈 論解今即初也發端者發語之端也西
 也疏淸辨菩薩至簡持指斥鈔曰二由 般若燈 論解淸辨菩薩者掌珍論主如西域記
 主如西域記及理趣分述賛略申事迹 般若燈 論者有十五卷偈本龍樹菩薩造釋論
 師也恐是誤歟按此大疏引淸辨菩薩 般若燈 論釋由是自知分明明非智光恐是淸
起信論抄出上 ( 尊辨) (17)
 可見彼也問智光立教出何經論耶答 般若燈 論中引妙智經云云付之正見
 論中引妙智經云云付之正見 般若燈 論都無引妙智經又非不引彼經全彼
 彼經全彼論中不述三時次第如何答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云事大師所釋
 光所造事又其理不明大師餘處釋以 般若燈 論清辨所造云云今論外更無
 論清辨所造云云今論外更無 般若燈 論故以現行流布十五卷之本清辨所
 造也如何答如自元答申現行流布之 般若燈 論者智光所造云事清冷釋分明也以
 始非可驚次大師餘處釋者清辨所造 般若燈 論可有歟其故者
 論可有歟其故者 般若燈 論釋智光所造云事者大師自解釋也
 云事者大師自解釋也然又大師釋云 般若燈 論清辨所造云云清冷釋非相違自釋
 所造可云也況大師定清辨所造處唯 般若燈 論云無釋字故如此可得意也又疑云
 難也記云○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説云云疏一上
 云疏一上云○此三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衆妙智經説文抄三上云
 文抄三上云疏此三次第下結成所憑 般若燈 論本頌即中論五百偈題云分別明菩
 別即智明即是光人譯異耳釋論稱爲 般若燈 者照了般若今無此不可見故又體即
 故文玄一云此三教次第如智光法師 般若燈 論釋中具引蘇若那摩訶衍經説此云
 清辨論主依般若等經習龍猛等宗造 般若燈 及掌珍等論確立比量辨依他空護法
 破謂如陳那所造因明等論清辨所造 般若燈 論及掌珍論等并依決擇宗因喩等定
釋論第六勘注第一 ( 頼寶) (1)
 青目釋名中觀論三分別明菩薩釋名 般若燈 論也問中觀論名字在青目末注本頌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三 ( 玄叡) (3)
 性心於世諦中立量破執故無向過故 般若燈 論云但住第一義心以世諦智立量破
 説青目釋曰但破相違故以假名説又 般若燈 論本論龍樹若青目釋名中觀論也若
 樹若青目釋名中觀論也若清辨釋名 般若燈 論同本異釋而已矣本論之第四句云
大乘三論大義鈔卷第四 ( 玄叡) (1)
 於一切佛教答日照三藏云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而立三時汝何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一 ( 珍海) (1)
 爲第二時非眞了義此三次第如智光 般若燈 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等説○起諍論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二 ( 珍海) (4)
 專解般若故此論長行及分別明菩薩 般若燈 論等幷以般若經文解論大宗但言通
 是釋論之骨髓也文四論玄文即同之 般若燈 論第十五卷造論竟禮龍樹頌云牟尼
 之又云南天竺國論師名迦毘造論名 般若燈 謂根本無分別智有寂照之功故以燈
 喩文明辨迦毘二名別出之貞元錄云 般若燈 釋十五卷龍樹本分別菩薩釋作明知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三 ( 珍海) (2)
 中也二諦是二諦一一具中假二諦也 般若燈 論始卷者就八不分眞諦世諦見之問
 來品釋八不終云云大智論又順中論 般若燈 論牒此八不云不來不去云云准此等
三論玄義検幽集第五 ( 澄禪) (1)
 相説爲其用也文宗鏡録第四十二云 般若燈 論序云觀明中道而存中失觀空顯第
大乘玄問答第四八不義玄卷第二 ( 珍海) (5)
 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種中道云云問案 般若燈 論二論師説分也一論師説云不生不
 道言方新舊不同而無異趣也云云彼 般若燈 論貞觀四年譯非大師所覽況非所依
 □□明義存深廣故不拘彼論所説歟 般若燈 論第一云起奧一異第一義遮彼斷常
 八不已云八遣相門所顯眞如云云 般若燈 論説云如是一切第一義遮云云古師
 更作後釋歟問若注者所置者順中論 般若燈 論幷始置八不注者不同也何必置之
大乘玄問答第十二論迹義 ( 珍海) (1)
 中論是釋論之骨髓也文四論玄同之 般若燈 論第十答文牟尼法王子大智阿闍梨
大乘一切法相玄論卷上 ( 基辨) (1)
 非眞了義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之中引大乘妙智經廣明賢首翫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卷第三 ( 基辨) (1)
 體於世俗諦説有句言章論廣如清辨 般若燈 説云云金剛般若會釋上云依龍樹義
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卷第四 ( 基辨) (5)
 一切皆空無故世俗諦中等者清辨擧 般若燈 論説以俗有義明教體亦言亦勝義諦
 諸法空云無教無體句言章等者明由 般若燈 論説立俗有之教體[章]梵云鉢陀
 其體性則倶以能詮聲爲教體也此准 般若燈 論等者一部十五卷偈本龍樹造與中
 羅頗密多羅三藏譯因明大疏曰清辨 般若燈 論釋由是則分別明與清辨別人清辨
 由是則分別明與清辨別人清辨既作 般若燈 論之釋故也或云智光論師云分別明
華嚴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 壽靈) (1)
 無別果法故云不無因生此上三重如 般若燈 論等説四約因縁形奪對法論云自種
五教章見聞鈔下卷第二 ( 靈波) (1)
 二加行具足是云上品加行也此義引 般若燈 論爲證據也如此料簡同於一位上則
五敎章下卷不審三種性章 ( 實英) (2)
 緣十八界等合成假名爲人號曰衆生 般若燈 論云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大
 第五釋第九願中全同之准此今章依 般若燈 論餘處釋者依法鼓經歟三日一寶性
華嚴一乘教分記輔宗匡眞鈔卷五 ( 鳳潭) (2)
 清辯論主依般若等經習龍猛等宗造 般若燈 及掌珍等論確立比量辨依他空護法
 不無因生此約空相始教此上三重如 般若燈 論等説四約因縁形奪對法論云自種
華嚴一乘教分記輔宗匡眞鈔卷七 ( 鳳潭) (1)
 他衆生之愛令他滅惑不於三界處生 般若燈 論曰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此
華嚴五教章衍祕鈔第三 ( 普寂) (2)
 文要問答上云云今師處處引用此文 般若燈 論十一云諸佛大悲張大教網撈摝人
 破外道等無間縁不他生約破二乘如 般若燈 論生此四句約法顯空所縁縁不共生
菩薩戒本宗要雜文集此者覺盛御草本也 ( 覺盛) (1)
 百年清辨菩薩依諸般若及龍樹宗造 般若燈 論掌珍論等破無著等有相大乘當時
守護國界章卷之上之上 ( 最澄) (1)
 若各十萬頌故知八部外別有大般若 般若燈 中品品多引般若經文證諸法空彼所
諸家教相同異集一名甘露集 ( 圓珍) (1)
 平等一味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中具取蘇苦那摩訶經論諸此云大
定宗論一卷 ( 蓮剛) (1)
 外之執建立眞空之道理又造中觀論 般若燈 論等弘通正法又清辨弟子智光住那
漢光類聚一天台傳南岳心要鈔 ( 忠尋) (1)
 行相承聲塵相承隨法行色塵相承也 般若燈 論云諸佛説法廣通六塵今此色經卷
漢光類聚三 ( 忠尋) (1)
 所出文理性圓滿方且本覺如來云也 般若燈 論云一切衆生必具迷悟依心性理常
教時諍 ( 安然) (1)
 般若各十萬偈故知八部外有大般若 般若燈 論中多引般若經文對極勇猛菩薩而
教時諍論 ( 安然) (1)
 空量作掌珍論清辨弟子智光論師作 般若燈 論一名中論有青目等七十家釋又此
眞言宗教時義第二 ( 安然) (1)
 説心境倶空一切成佛是智光論師 般若燈 論釋説也若深密經云勝義生言世尊
金剛三密抄第四 ( 覺超) (1)
 飢渇苦慳貪惡習業献燈得五眼以爲 般若燈 照曜阿修羅永離憍誑心悉癡好鬪諍
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卷第七 ( 空海) (1)
 薩作百論釋清辨菩薩造中論釋此名 般若燈 論護法菩薩造廣百論釋唐三藏玄奘
辨顯密二教論卷上 ( 空海) (1)
 住不異是爲入佛法之初門龍猛菩薩 般若燈 論觀涅槃品頌云彼第一義中佛本不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一 ( 濟暹) (1)
 果分法云也而中觀論之釋論者名爲 般若燈 論也是清辨菩薩造也又説智光論師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卷四 ( 濟暹) (9)
 方便門人也論龍猛菩薩等者自下引 般若燈 論説文而爲助成密教殊勝本源法之
 方便義故引此文也開元録第二十云 般若燈 論釋十五卷龍樹菩薩本分別明菩薩
 法藏師花嚴經探玄記一云智光法師 般若燈 論釋中具引蘇若那摩訶衍經説云云
 無義也文曰分別明菩薩釋云等者於 般若燈 論之釋論之師名者於是師有衆多異
 觀論之釋論即也龍樹中觀論即亦名 般若燈 論是異名也故中觀論叡公序云釋論
 論又觀邪見品至波羅蜜者是方以彼 般若燈 論又引般若經文而釋成勝義諦之深
 空理即爲第一義諦也安然教時諍云 般若燈 論中多引般若經文對極勇猛菩薩而
 是諸法之本來不生寂靜平等義而爲 般若燈 論本宗意也然而則以本不生理即爲
 而正遂依存此深意故今論主大師引 般若燈 論文而證爲説也彼本論主龍樹菩薩
1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