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分分钟让你搞清各种教堂风格!

今天就为大家简单普及一下欧洲5大建筑风格

  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帮你分分钟搞清欧洲各种建筑风格

  罗马式

  这个得感谢罗马人对建筑工程做出的巨大贡献——

  发明了一种可以支撑大跨度建筑的混凝土,

  因此欧洲建筑从全是顶梁柱支撑的古希腊建筑进阶到了大拱门、大圆顶、大拱顶的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说白了就是在希腊建筑上加上个拱。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特点

  1、都拥有一个雄伟的拱形穹顶

  2、墙厚、窗小、采光差

  为了支撑穹顶,因此建筑墙壁厚度很大,窗口较小,可想而知室内空间采光会很差,氛围显得更加神秘了。

画像2

  代表建筑

  罗马圣伯多禄大殿

画像3

  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哥特”代表了“颓废、血腥”,因此这俩字在当时社会是带有辱骂意味的。

  随着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被后世所肯定,“哥特式”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艺术派别名词。

  哥特式建筑特点

  1、高高的立柱以及尖尖的塔顶

画像4

  据说当时人们认为教堂建得越高越能接近天主,因此哥特式直接摈弃了罗马、拜占庭式的大圆顶,直接改用尖塔顶,让建筑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2、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的窗户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运用彩色玻璃的工艺拼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圣经故事,帮助穷人和文盲通过图像进行学习。

  3、华丽的浮雕

  哥特式华丽丽的精细雕塑可以让你站着欣赏好久,所以一建就是好多年,比如耗时600多年的科隆大教堂,其他就不一一举例了。

  4、轻盈

画像5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体,主要依靠肋拱、飞扶壁和窗子承重。

  代表建筑

  科隆大教堂

  巴塞罗那圣家大教堂

画像6

  巴黎圣母院

  巴洛克式

  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为意大利宫廷带来了财富与权势,由此发展而来的巴洛克式开始华丽、夸张、金光闪闪,总之看着就有钱 !

画像7

  巴洛克式建筑特点

  1、大量使用装饰品

画像8

  镀金啊大理石啊石膏啊,怎么扎眼怎么来。

  2、舍弃死板,追求动态,常用曲面

画像9

  巴洛克式建筑从里到外你很难看到规规矩矩的直角,线条多为曲线,平面多为复杂的几何图形。

  3、巨大幅的天花板壁画

画像10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代表建筑

画像11

  罗马教堂

画像12

  圣彼得堡-斯莫尔尼修道院

  (一般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平面不会横平竖直。什幺外墙啦外挑的廊子啦都喜欢带一些曲线,当然房间还是方的,不过里面的装饰线脚一般就不会是直线加上某个地方挑个雕塑这种,而是到处都是华丽的大曲线、雕塑)

  洛可可式

  洛可可风格( 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可以说是巴洛克式的2.0版本。

画像13

  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

  虽然同样浮夸、有钱,但是洛可可式常采用明亮色彩、精致摆饰,呈现出一股小女人的甜腻味道,主要表现在室内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