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臺灣隨筆之一

2023.10.16 / 新竹家 

(以下是非常意識流型態的隨筆)

/

時間の中で困ってる。

/

才一腳踏入護城河道旁新開的新竹州圖書館星巴克,便彷彿重回波蘭 Krakow 市中心也是星巴克的那個空間。四月復活節的東歐天氣依舊冷冽,三人踏著舊城廣場的石頭路,繞了一陣子才找到可以歇會的地方,在我舒服睡著午覺時,史繪正喝著有大和味的抹茶拿鐵,陳寧則跑回市集帶回剛才相中、在我看來也好不適合她的紅色耳環。

上星期三天藍藍的、樹被風吹得在搖晃,看完牙醫後跳上快捷公車晃到科學園區附近的龍山圖書館,不大但整齊明亮、顏色活潑的空間讓我回想起 Malmö 的 From/Design Center。六月某天自己沿著 google 地圖找到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想去的這個已儲存地點,那天的展介紹如何讓孩子參與改造市政廳的計畫,概念很溫暖可愛。

昨天雖然是週六,但還是拋棄了身為女兒的社會角色,獨自留守文化中心的圖書館念書做事,中午吃完午餐後不知怎的很少踏進的美術館晃晃,這天是新竹美展的倒數第二天。我不小心想起丹麥的路易斯安那美術館。燕尾服男子、敲鐘小童、冰島音樂藝術家,這些是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歐洲的美術館及博物館有種讓外行人依舊能逛得自在、享受其中的超能力,也許是因為空間配置、作為日常娛樂的普及性、或是單純只是因為生活步調慢,人們心中放得下精神層次的東西。

/

當記憶開始連結串接時,我發現自己被困住了。被困在島國擁擠狹小空間裡、被困在想長卻長不大的後青春期裡、被困在逝去的 2023 北國夏日裡。

/

說來有些太戀舊,即便回來此已經過了將近三個月,我仍享受在白天或黑夜作著清醒的夢,夢迴在隆德某個精確地標的日常。也許是宿舍要按密碼 1141 的紅色大門口、LUSEM 旁邊有旋轉門的 ICA ,或是腦子不聽使喚常常拜訪的喜歡的男孩的家門口(我總是享受騎車一路下坡被風吹著的那段路程)。從 Ideon 到 Gerdahallen 大概是十分鐘以內的距離,但跟朋友約健身時還是不免遲到個七八分鐘,中午時帶著冰便當去 LUX 的地下室微波,再和日本朋友在大廳佔個好位子一起說聲我要開動了,而夜晚很晚很晚才降臨,當時任誰都有大把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返家後,不少時候,便是如此瑣碎卻清晰的記憶在我的腦袋裡悠哉流轉,也許它們在數年內將不會被卸載。

/

今天突然想起我和你一起散步的某個午後。遊走在林間小徑上,目的地是我沒去過的 ICA ,原因是因為你說有人寄了包裹給你,結果 turned out 貨還沒送到,我提議那不如買支冰淇淋當作我們到過超市的證明和獎勵,但卻被你笑著回絕了。有時覺得,在你身邊的我好像變回了小孩子。不過回家路上,你卻陪我玩了一會兒的鞦韆,跳上後頭幫我盪高,徘徊在 U 型的軌道之上,我們無意間聊到無論是中文或日文,把你我拉住的力都是寫做「慣性」。那天的夕陽一如往常的美麗。

幾個月後的今日我試著在 google map 上找出當初我們盪鞦韆的公園的街景,因為我想把它畫出來、送給喜歡的你。不幸的是上頭沒有那座小公園的街景。我第一次明白,原來當亟欲留存回憶僅留存在腦海裡,沒有限動、不存在於雲端某處、甚至忘記準確時間時(剛剛打給你時我們才一起回想起來是四月下旬重要的那天),那是一件多令人著急的事,就像在失物招領等不回某個重要物件一樣。

/

記憶是止不住的,於是其他與你相關的吉光片羽就這麼被一併拖出。六月看完你的名字後的傍晚,我們漫步去超市買了冷凍披薩和零卡百事作為晚餐,那次我們難得沒有下廚。存在於北國日照彷彿無限的夏日中,在小區裡閒晃散步這種生活點滴,現在回想起來顯得奢侈無比。「真想抱一抱妳吶。」不久前你很睏的在另一頭說到。我們現在就像是在等幾年後才能兌現的晚餐,會很漫長,但我們要等,等到長得更大、更獨立,迎接那樣平凡一天的到來。

/

說不說到這、習慣了距離與否,總之,結論都是我總著是想你的呀。

自從分開後,我總覺得,好像被困在時間裡。什麼時候能從這樣的尋常裡掙脫呢?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