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會黏人的土地 /台東・長濱微住

文:HuiChia Chao

從臉書上得知朋友高耀威在台東長濱開了一家小小書店「書粥」。高耀威一直是我特別關注的友人,他原先在台南正興街開了一家服飾店,然後串連三五好友,專門做一些天馬行空又有趣的事情。像是效法日本舉辦辦公椅滑行賽、發行「全球視野最窄」的獨立刊物《正興聞》,找來三位阿嬤組成「正興三姝」拍攝封面,一不小心紅到替政府拍攝宣導廣告,出道當天隨即宣布引退,種種「傳奇」都令人拍案叫絕。

画像1


画像10

▲右邊第二位為書粥老闆高耀威

到遠得要命的書店當店長

画像2

画像3

 這次他不只到偏鄉開書店,還開放名額供人換宿顧店。換宿申請以七天為單位,高耀威希望人們可以暫時脫離熟悉的日常節奏,來到長濱這個小鎮好好生活,得到喘息的同時或許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如此好玩的事情,我半點猶豫都沒有,立刻傳訊息搶先報名換宿一個月。

長濱位於台東最北方,依山傍海,擁有最純粹的自然美景。我為了交通方式而上網搜尋,一查才發現不得了,這裡可是號稱「台灣最難抵達的地方」。長濱沒有火車直達,若是不自己開車,你必須先搭到最近的玉里火車站(說是最近,但也有30km的距離!),再轉搭客運或計程車。從台北出發至少得花上半天時間,感覺都比飛去日本還遠了!前往長濱的計程車上,司機得知我是為了打工換宿而來,疑惑地說道:「長濱這種鳥不生蛋的地方有什麼好玩的?!」

我沒有把司機的話放在心上。我的心思早已被層次分明的綠色山林和海天無限延伸的湛藍色所佔據。光是這片風景我就確定這一切會很值得,也膨脹了我對長濱生活的興奮與期待。

「書粥」安安靜靜佇立在長濱市區裡。整家店都是手工改造,書法字體的木招牌、自製的木頭書櫃、天花板上手繪的台灣地圖,再再顯示了這家店的性格與溫度,讓我忍不住打從心底讚嘆。

長濱的顧店生活並沒有爆炸性人潮,我大多時候會自己挑本書專心閱讀(顧店的這一個月是我閱讀量最大的時候了(笑)),客人進門也只要隨意招呼,有時雙方會開啟對話,聊聊我為什麼想來換宿、你為什麼會來長濱,但更多時候雙方都埋首閱讀,靜靜共享書店這個空間。

「隨意」的生存之道

「隨意」是這個小鎮的生存之道,如果太正經八百就無趣了。當地人會選在清閒的平日前來串門子。常客湯叔說城市長大的我一定沒看過山番茄,所以特別摘了自家的山番茄給我開開眼界。住在書粥隔壁的阿嬤平常也要顧店,她收攤回家後還特地拿了一串粽子過來餵食。瓦斯行老闆特別帶了自己做的客家粿,信心滿滿地說這是家傳滋味保證好吃。還有種稻小哥慫恿我把店關一關一起出去喝咖啡。(咦?怎麼都跟吃的有關?)

画像6

▲常客湯叔帶來給我開眼界的山番茄。

画像7

▲隔幾天湯叔又帶了水煮玉米來,數量多到那幾天的點心都是玉米。

有一次天氣太好,藍天白雲彷彿召喚著我,天氣晴朗到讓我太想出去玩,和老闆高耀威討論後,我留了張紙條,書粥頓時成為買書要自己找錢結帳的無人書店。

画像8

也曾經附近的國小老師希望我能替孩子們讀繪本,雖然不太熟悉和孩子相處,也還是一起度過吵鬧歡樂的一個下午。之後只要他們在路上看到我,都會中氣十足地大喊:「小趙姊姊好~~~」

画像9

黏住大家的長濱土地

画像9

顧店之外的時間我會去海邊踏浪,晚上和朋友衝上山看星星。也第一次參與了台東收稻的過程。(長濱的米可是數一數二的好吃呢!)和大家聊天的過程中,我才知道長濱有很多從外地、甚至國外落地生根的「新移民」。他們是這樣說的:「長濱的土地很黏,來過就不想離開了。」所以有人在這裡蓋房子經營民宿、有人開店做起餐飲生意、有人開著一台卡車就開始了流水式的咖啡攤車、也有年輕夫妻為了推廣瑜珈之美而定期舉辦自由樂捐制的瑜珈教室。長濱人的共通點是每個人都真心愛上了這片山海土地,大家認真經營生活的方式,讓我見識到「活著」的多元與可能。

画像5

▲和我同齡的嘎妞因為愛上長濱的海而選擇留在這裡。一台卡車載著所有裝備,以流水式的咖啡攤車到處為家。

這些移住的人慧眼識出長濱「鳥不生蛋」下的美好本質,人們與土地共存,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且友愛,心胸有如海洋般寬闊自由,生活單純而豐富。汲取長濱人與土地滿滿的能量後,我離情依依地回到台北。沒有不捨,因為我知道我也被「黏」住了,一定會再回來的。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