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心得二「失誤了不一定代表結束了」

我自己是很容易對自己能察覺的錯誤感到後悔、難過的類型,在滑X(舊Twitter)或是Discord也常常看到失誤一手就彷彿毀天滅地的悲報。

於是我開始思考,難道麻將真的容不得失誤嗎?
結論來說,要永遠打出完美的每一手以人類來說近乎不可能,這就跟廢話一樣,對吧。

再度回來審視麻將的性質吧,強者不會永遠都贏,弱者不會永遠都敗,嗯……那麼為何失誤就一定招致不好的結果、順位呢?難道不是只在遭損時自顧自的將失誤放大了呢?

另外一種情況,在失誤的瞬間,因懷疑自我、後悔,而無限反悔,放棄接下來的思考,這個情況就是本次想提出的一點。

現在的麻將AI對於檢討非常的方便,如NAGA有所謂一制度、惡手率,這樣的指標,又如Mortal有rating指標可以看,如果持續在使用的話相信時不時會有「剛剛似乎打錯不少,但AI總體給的評價沒有想像中的差?」的想法,實際進去牌譜覆盤後發現,剛剛覺得很差的那局,只有那個瞬間打錯,又或是從那手失誤開始停止思考,進入錯誤的無限迴圈。

不管是直到最後都還在後悔,還是當下就心態崩壞,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於失誤的瞬間過於在意,現實來講,失誤了後面有可能有不少選擇等著你,如果過於在意失誤的話接下來可能一瞬間資訊暴增,變成很難的場況,而心思仍還在幾巡前的過去被迫突然要面對現實,處理不過來的話腦袋直接當機,再度錯誤,再度後悔,又是新的負的連鎖。

那麼何不將失誤的檢討留給對局結束後呢?
失誤並非一定代表對局結束,失誤了一手後能將後續對局也確實好好完成我想也是一種強者的表現,至於這個要如何改善我想,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是知道自己會對何處特別有感觸對於檢討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確信,然而本次的課題是將那個對實戰基本無益的心思留到對局結束後。

2023.12.04 紅豆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