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2024.05 雜記 | 禮物

剛剛讀了宋文郁的散文集《禮物》。文郁自幼的人生經驗盡是大可煽情表述的題材,但他的敘事卻像是捧著 Inside Out 中的記憶球,不必剖開或深鑿,只輕拂過玻璃球表面,將回憶擦拭得透亮,那些閱讀他的文字時投射出的畫面,便已逼出無數讀者的眼淚。

會以讀書心得作為這篇的開頭,是因為寫字的慾望總是在看完他人的文字後格外高漲,散文書寫尤其。不過這陣子的狀態大概還無餘裕將所思所想匯集、梳理、完整地煉成篇,那就先滿足自己最低的輸出需求,來隨意聊聊五月的大小事吧。

順便提醒自己開網誌的初衷是量大於質 —— 寫什麼無所謂,一直寫下去就對了。

宋文郁《禮物》

人生的檻與坎

我的四、五月都在處理同一個議題,生命在某一階段走了一定的距離,面對眼前出現的新的檻,該怎麼跨過這檻而不跌跤,我還在仔細掂量腳抬起的角度、高度與跨距。

這檻擱在人生路上,硬生生擋在我的前方;坎坷卻是在心裏,分秒都覺得難受。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這件事,在人生的岔路口更讓我心生恐懼,面對不同選擇帶來的不同結果的不同未來的不確定性,怎能不慌?

但其實我曉得該如何慢慢剷除這心中的坎,只能說還好這幾年又更認識自己,有已知方法一步一步帶自己走出黑霧。大概是基於這樣,心理師只請我在這段時間好好感受這份害怕,不必一心急著消滅這感受,允許它存在、摸摸它、拍拍它。嗯,我會記得再對自己溫柔一點的。

原諒我此刻無法具體描述這人生的檻是什麼、坎又長成什麼樣子,或許等我跨過去,會再以更直言的方式好好交代的。

青鳥

立法院今(5/17)晚挑燈夜戰,在野力拚國會改革五法三讀通過,但從今早開始,朝野肢體衝突持續升級,截至晚間10時,已有6名立委送醫。晚間9點半,有年輕學生陸續在立法院外聚集,批評藍白違反程序正義,高呼「沒有討論、不是民主」,隨後更多民眾湧進立院附近,截至晚間11時,現場已超過數百民眾聚集。

報導:警方高度戒備 立法院外數百學生聚集高呼「沒有討論、不是民主」

那天立法院的嚴重肢體衝突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此之前我都只能隔著螢幕,看討論讀新聞找資料,對這幾個月的國會亂象感到憤怒與無力,然後偶爾在 Threads 上轉發資訊、順便噴個幾句。

這裡不打算花太多篇幅敘述這事件的始末與爭議細節,僅以我個人會走上街的主要訴求來概括 —— 民主的價値不應被輕視,程序正義是民主實踐的基本。

2024.05.17 星期五晚上,立法院門外

17 日晚上立院外聚集的幾百人中,我身在其中,而後的下個週二、週五、再到下下個週二,站上街的從青島東路上的一小撮人,蔓延至中山南路、濟南路,到團團包圍裏頭正上演狗屁倒灶爛事的立法院。在親自見證了聲音會越傳越遠、人們會一個拉一個站出來,以及,在沒有特定運動領袖策動的情況下,在幾週內匯聚這麼龐大的公民力量,甚至全台遍地開花,倒是重新點燃了對台灣人的信心,也再一次為台灣人心中根生的自由信念感到驕傲。

我想這或許會是敲醒這時代台灣人的一記響鐘。那些還穿著制服含苞待放的,被迫提早醒來預備綻放,而多數的太陽花始終向陽(用多數是因為畢竟我們還是見到了背棄初衷的向藍葵),邁入人生下半場的百合也還未謝。跨世代的我們,都在這條通往真正自由之日的路上。

2024.05.21 星期二晚上,中山南路,我們都在。

香港 mur mur

五月底有四天在香港,陰雨綿綿,濕濕黏黏,大概跟我這陣子的心情差不多的微微煩躁,這趟香港行就在外在與內在都毫不乾爽的情況下度過了(笑)。

是說這趟旅程唯一改變我的一件事,就是在為了不被中國抓走而強制解除安裝 Threads 四天過後,我對於點開 Threads 與發串文的慾望大幅下滑,時至今日仍是如此。大概是資訊超載太久了吧,是時候讓零碎且無營養的資訊減量一陣子了。

以上是很無關緊要的分享,因為香港我預計會獨立寫成一篇遊記,浪費大家一分鐘,唔好意思!

結果來香港最喜歡的是大坑,一個我其中一天早上刷牙時隨意查到的地區,算是意外的禮物。

開始諮商了

前幾天去做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心理諮商,直到那天回家寫日記時,才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小巧合。

為了更深掘自己和開展內在視野,一直以來都有「該去做心理諮商」的念頭,也大概被雷催促了三百八十次(抱歉),卻始終因為某些原因而卻步推遲。

最終讓我預約諮商的決定性瞬間,是被朋友提醒了,安溥在 2022 年初台北 Legacy 演出時曾經說過的,建議大家都可以去做個心理諮商,當作心靈的定期保養。那場演出我甚至就站在台下,怎麼就忘了呢?

… 這是她想送給孩子的禮物。她建議大家可以透過心理諮商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態,「就像去做臉那樣,每年給自己一、兩個額度」,在人生中許多需要搏鬥的時刻,「時不時和能提供你意見的人聊一下,也許你的轉念才是最好的選擇」。

報導:安溥演唱會自曝離婚 看心理諮商當作「孩子的禮物」

既然偶像也這麼說了,於是我在 5 月 30 日那天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心理諮商。

諮商完才想起今天正好是安溥的生日。

回家路上點開蓓蓓傳給我的安溥 live 影片,是青峰驚喜現身 2013 年潮水箴言香港場、讓安溥在台上哭到停不下來的感人(又好笑的)片段,就這麼邊看邊笑著走回家。睡前讀了安溥捎來的電子報,在日記寫下這句話:

「那就把我回應安溥的建議當作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吧!祝福他永遠平安自在。」

謝謝安溥,這份禮物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