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向前踏半步//2022年12月14日

在状态非常不好的情况下写了千字情绪,只摘几句留在这里吧。

我并不知道现在开始写日记是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完全没有任何心情去写生活,也没有任何心情去修饰语言。

读过各种各样的书,书里有各式各样的思考和做法,偶尔得到启发,启发最多维持一周。道理都明白但是总会落入无尽的恶性循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但左想右想感觉对于自己的理解力还是有相当正确的认知,只是无法匹配上合适的情绪与行动。

有的时候转移注意力会有效果,有的时候会失去任何余力,只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反复循环。实际上哪有正确与否,可能第二天困扰我的一切就都发生180°转变。只有自己反复让恶劣情绪伤害躯体伤害脑神经扰乱激素分泌加速死亡。别无其他。

是不是读更多书、让见识更加广阔,就能不再拘泥于这种事情呢?我不好说。但是从我渐渐长大而这种情况只能在状态很好的时候用理性克制、本质上没有任何好转来看,大概是不行。

最终归结于今天本就状态不好,所以只能凭本能焦虑挣扎。

身边逐渐有人阳性,我倒是看得很开,但是身边人的过度焦虑让我回想起20年。在单位不得不一整天都戴着口罩,回到家又被要求不接触。喜欢待在书房里是一回事,被要求分开在书房吃饭、出屋要戴口罩又是一回事。家人说不能不让他们保护自己,因为我是会外出上班的,因为我会接触更多的人。这样下去要到什么时候呢,直到家里有一人感染上并康复为止吗,可以保证不重复感染吗,如果一直这样采取行动,有尽头吗。

什么时候能成为安然稳定的大人。到掌握在讨厌的环境里自由行走的法则为止吗。到不再跟自己较劲、破除我执为止吗。

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我一直在做,我一问三不知。



差不多冷静下来了。我以为站在别人角度再替别人考虑行动是理所当然的,只站在自己的优势地位下要求别人采取一样的行动自然是不合适的。明明想得很清楚,但被提出不合理要求却在反复埋怨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的大概就是我这种纯种糊涂人了。

总之回来了。继续写点什么吧。

最近很想推荐的小物件。

安耳悠的硅胶耳塞。以前只用过入耳式的耳塞,可能因为耳道狭窄所以非常不适应,只是作业时用来隔音就已经无法忽略耳塞带来的不适感,更别提睡觉时使用了。忘记在哪里看到推荐,所以买了这个回来试。效果意外很好。

不需要置入耳道,找准合适的角度就可以既不算太难受又可以阻隔一定的噪音。介绍里说降噪效果要差一些,不过如果不是为了应对装修噪音,只是对声音敏感、想要隔绝脚步声和轻微说话声的话,感觉完全够用。隔绝中午休息时间同事断断续续的鼠标点击声也完全OK。

招聘结束了。原本计划两轮面试,第二轮因为突如其来的政策性放开和席卷而来的感染扩散而取消,大概面试官心里都有数吧,每个岗位都是根据平均得分取第一名,而少数几个岗位因为应试者均人岗不匹配而取消。其中包括三位面试官所在部门的所有岗位()辛苦好久,完全没给自己招上人也太难过了,侧面反映要求更高吧。我们部门也包含在内。

说真的,太好了,不必再因此加班了。



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在软件上正好看到于是读了几篇江户川乱步的推理小说。第一篇看的是《人间椅子》。特别好,从感染力来讲特别好,也许因为不怎么读这类小说的缘故,我是顺着剧情发展一步步被揭示“真相”的。以小说虚构为前提,最开始我就信以为真,以为真是这样一位工匠寄信讲述自己的离奇经历、是想为作家提供素材,中间写到女主人经常在书房里埋头写作时我才恍然意识到这位女主人就是开头的收信人,到最后真的以为是椅子里藏着这个人、想要与作家见一面,到最后揭露真相时才平复内心的紧张慌乱。代入感极强,我不认为这是因为不擅长猜剧情走向,我认为这是我的天赋,可以控制自己不往前主动猜想,而是一步步顺着创作者的思路前进。

至于后一篇。具体内容就不说了。

所以说人都有其局限性!

尽管一问三不知,可我还是踉跄着向前踏了半步。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