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M翻譯[loop4]面對會長的開課致敬,千莉表示:「那我也來致敬Asacoco好了。」(2020/03/06)影片註解
本文為YT翻譯影片"[loop4]面對會長的開課致敬,千莉表示:「那我也來致敬一下Asacoco好了。」(2020/03/06)"的影片內容註解,因字數超過說明欄5000字上限而改放到這裡。
翻譯影片網址:
註1(01:24):在日文中指稱中文所說的"(青)少女"相近語意詞有好幾個,此處以列表後接定義方式來說明:
乙女(otome):語源是與日文中的"男(otoko)"對應,但目前"otoko"中文為譯為"男人(強調性別、成年、成熟穩健等特徵)",對應語變成是下述的"女(onna)"。
goo詞典的定義是要具有"年輕、未婚、處女"三特徵才會用此字。但在用輸入法時會發現到鍵入"otome"時對應的漢字既有"乙女"也有"少女",但後者順位很後面,因此兩者"原則上等價,但除了文學等特例外一般otome還是寫作"乙女"。"
少女(shoujo):在看完上述乙女的解釋後可得知"兩者原則上等價",但若要強調前述三特徵(即"純潔"特徵)或是用字稍微文言時就會偏向用"乙女"一詞,
如"少女マンガ(少女漫畫)"與"乙女の秘密(少女的秘密)"的語感對照。
女の子(onnanoko):語感趨近與中文選擇使用"女孩"或"女生"一詞的脈絡。一說是語感年齡在"女児"之上、"女子"以下。
女子(josi):中性偏正式用法(如女高中生"女子高生"),但年齡範圍會變廣且依情況可能會模糊,如女廁的標記為"女子トイレ(toilet)",在此情況只看性別不論年齡。
女児(joji):與女の子等價但偏文言,多出現於文學作品中。
ガール(gaaru):英文"girl"的外來語,語境基本和原字girl差不多,但片假名一般會帶有"新潮"、"強調"、"外來"的語感,因此在新廣告、流行語、遊戲內採用此表記的機率會較高。
娘(musume):對應到中文的"女兒"一詞,所以與上述各詞語完全不同。
而如果將年齡範圍往上移後,則又會出現另外兩個字:
女性(josei):用法大致與中文的女性相同,範指性別上的所有女性屬中性詞語。
女(onna):在中文會被譯作"女人",隱約帶有"男性以性魅力視點描述女性"或是"性別強調"的語感,指稱對象一般都是成年女性,至於語感是正面或負面因人因文而異,例如女性也會在描述"女人的魅力"時選用此字而非"女性",但男性在公開場合對女性如此稱呼會有性騷擾的嫌疑。
參考資料:goo詞典+日本YAHOO知識袋母語話者回答。
https://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224673852
註2(02:26):
SoftBank的例子在loop0時也曾提到過,而此處新提到的au廣告"三太郎"系列剛好也有人早在5年前(2016)全數翻完並做成播放清單,有興趣的可到以下兩個清單去看翻譯內容。
"au"廣告"三太郎"系列(含繁中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98F9Gx-Bw&list=PL2D8FndHorQjg7qnVcU_TqbZJoTEMWZZJ&ab_channel=%E5%8A%8D%E5%BF%83%E6%94%BE%E9%80%81KenshinTV
"SoftBank"軟銀廣告"白戶家"系列(含繁中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S3Xe4lC1k&list=PL95B6665FB7612002
註3(04:11):這裡千莉所說的"職業摔角般的攻勢"應該是指在職業摔角中,雖然彼此是敵對但還是會有默契要"套招"輪流扳倒對手,藉著輪流起伏與嗆聲來交互吵熱雙方支持者帶動場內氣氛。而對應到上回的翻譯影片裡,指的就是桐生ココ在開始上課前的「宣戰」"這口氣嚥不下去 不回敬一下不行!",以及結束前的那句「嗆聲」"你覺得如何呢 千莉桑?"。
註4(06:04):"Peak–end rule"若對應到中文的"起承轉合"(在日文則是寫作"起承転結"),指得就是"轉(峰/peak)"跟"結(尾/end)"決定了作品的整體印象。
但在此處兩人都將重點放在"結"的部份("轉"高度依賴創作者個人才華,但"結"只要有意識到就會加筆,即便效果普通也能以量取勝。因此在千莉不善長"娛樂"的情況下,要求去思考如何增加影片張力(轉)太過強人所難,直接從結尾下手比較實際可行。)
因此若將影片看成是一本小說的話,在上次的"loop2"千莉只有在片尾(最終章)嘗試加入娛樂要素,但桐生ココ則認為這樣還不夠,至少要在每一章都完全一次"起承轉合"循環,並在最後的"結尾"去多下工夫效果才會明顯。
註5(07:26):此處畫面顯示的日文是"魚を与えるのではなく、魚の釣り方を教えよ",而中文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但這裡有個問題是此話"並非出自《老子》"。自從2006年英國籍漢學/哲學者Donald Sturgeon創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起,眾多中國古籍便開始電子化,該站至今已成為目前網路上最大規模的中文文獻資料庫。而由於《老子》很早就被收錄進去,因此可藉由電子檢索確認"在完整全文中從未提到相關或類似語句"。但因此事實並不影響內文理解,因此直至現在許多網路日文資料仍都寫出自《老子》,因此千莉此處會引述錯誤很正常。
而在確認不是出自《老子》後,立刻就會出現兩個問題:
1.這句話來是自中國古諺,還是其實是西諺中譯?
2.若是西諺,則出處為何?
第一問由於在中國古籍中尚未找到"相同或是相異處可以用誤傳解釋"的內文,因此即便在學界目前貌似也仍是無頭公案。
而第二問在查詢網路資料(此問題很早就有人提出跟搜索),結論是在一位英國女性小說家Anne Isabella Thackeray Ritchie(1837.6.9 - 1919.2.26)於1885年出版的小說《Mrs. Dymond》內文中,
有出現一段"非常類似的描述":
He certainly doesn』t practise his precepts, but I suppose the Patron meant that if you give a man a fish he is hungry again in an hour. If you teach him to catch a fish you do him a good turn.
But these very elementary principles are apt to clash with the leisure of the cultivated classes.
---written in Mrs. Dymond by Anne Isabella Thackeray Ritchie, 1885
因此在西方的部份也可能並非來自那一部古典重量級著作,而是一位近代小說家在創作時靈機一動想出的譬喻,後因故廣為流傳於英語圈中。
總而言之,以目前的資料來看無論是來自東方或西方,這句話"可能都不是古諺而是近代的創作",而目前似乎也只能推論至此。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
https://ctext.org/zh
註6(08:28):目前心理學研究中所發展到的人類認知偏誤已多達上百種(Wiki甚至有專門列表條目),其中有些著名有些無名。"Present bias"就是屬於在中文圈中較冷門而無指標翻譯的一種認知偏誤。
此專有名詞就意譯來翻可譯為"現狀偏誤",簡言之就是人類的天性就是"短視近利",若未經充分教育訓練在做決策時都會傾向"可預測性高的近利"而排斥"不確定性高的遠利",即便模型預測指出遠見利多壓倒有利還是很難接受。
註7(08:45):在此蛋糕例子中用"現在/未來評價"解釋不太容易直接理解,換言之所謂的"未來評價過低"就是"對於自己能夠「成功減肥的信心」低估",而"現在評價過高"則是指"對於吃下蛋糕所得到的「滿足感」過度高估",其實真的吃下去後往往並沒有「原先預期地如此美味」。
另一個常見的例子也是關於食物,那就是在無開銷預算壓力(如到吃到飽餐廳)時「一次點/拿過量愛吃的食物」,因為在拿的當下不僅確信「自己吃得完」同時還相信「吃完時一定超滿足」,但很常出現的結果是吃到一半就發現飽了或膩了,後面要不是「留一堆剩菜浪費食物」就是「勉強自己難受地吃完」,無論是那一種選擇絕對都與原先預期的「大滿足」相去甚遠。
所以當有了這個認知概念後,以後到吃到飽餐廳時最好還是以一盤為單位,吃完後先評估一下飽足度後再拿對應的量回來,如此不僅不會浪費食物同時也能達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感,達成餐廳與顧客雙贏的結局。
註8(08:52):"Hyperbolic discounting"是行為經濟學的專有名詞,中文尚無統一翻譯。"hyperbolic"指的是數學中的"雙曲線(hyperbola)",而"discounting"則是指商業活動中的"折換現金/貼現",所以若直譯的話就會變成"雙曲折現"。
當在二維坐標系中將X軸定義為"經過時間"、Y軸定義為"折現率"時導入公式(公式不好打出也不易理解,有興趣的可到下方Wiki查看)後所產生的曲線,正好符合數學定義中"反比例(inverse proportionality)的雙曲線"。
英文Wiki條目"Hyperbolic discount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perbolic_discounting
若翻成白話來講,Y軸的"折現率"指的就是內心中"對應心理量若能具體化成現金時的「匯率」",而這個「匯率」無論事實為何在一般心理「都會隨著時間以指數速度快速下滑」。
若要再舉個更白話的例子,那就大概像是現在眼前有一包屬於你/妳且是非常愛吃的大包洋芋片(未拆封),當它擺在眼前時絕大部份人都會認為「現在立刻拆開吃完的"爽度"」會比「放三週忍耐後再吃的"爽度"」還高而很快拆開來吃,但實際上若經過"忍耐修行"三週後在吃時,除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外還會多出"努力克制成功後的成就感"的心理量"調味",使洋芋片「主觀上變得更加好吃」。然而在現實中,絕大部份人都是在結帳的瞬間就已經確定不會久留了。
最後補充一點,由於反比例雙曲線是用指速速度遞減,所以形狀不會是千莉圖表上所呈現的直線,而是X軸一推進Y軸立刻就驟降的曲線。因此"Present bias"跟"Hyperbolic discounting"雖然闡述的現象幾乎相同,但前者比較趨向於講述整體概念,而後者則是用數學模型算出具體比例,藉由曲線走勢告訴你"人們對未來的低估情況有多麼嚴重"。而由於千莉圖表上所寫的是"Present bias"講的是大方向概念,所以也不能說他的這個圖有錯(除非圖表的標題是"Hyperbolic discounting")。
註9(09:20):千莉的這段話即便放到現在看也仍舊並不誇張,因為直到目前(2020/1/14)為止他的確是「唯一一位」不單與桐生ココ合作,甚至"還是由對方先起頭,到後來不僅給建議還幫忙加倍宣傳"的"非同公司Hololive成員VTuber"。
從千莉這部影片的陣仗與結尾就能看出,此時他已經萬分感謝桐生ココ的幫忙,並且也準備好要在這一部停止迴圈了。不過因後來桐生ココ評估"還可以再往返一次"後又主動再回覆,所以才會有後來的第五跟第六迴圈(會長可以選擇是否要回覆,但千莉若收到會長回覆無論於情於理都一定要回應,因此這個系列最後一定會停在千莉這邊)。
而桐生ココ雖然在經營策略上本來就是"廣結善緣、多方合作",但會主動幫助且幫到這種程度的真的就只有千莉一人而已,而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在檯面下千莉對桐生ココ以至於整個Hololive的影響幫助有多大,否則就算是致謝還人情也不會"熱情"到這種地步。
註10(09:25):"Milgram效應"是從"Milgram實驗(Milgram experiment)"的研究結果所衍生出的詞彙,此實驗與Zimbardo的"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以及John B. Watson的"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被稱為是心理學史上的三大禁忌實驗(經現代實驗倫理委員會評估有違背科學實驗倫理之虞,當中的重點在於"可能會對受試者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影響")。其中小艾伯特實驗研究的是"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就是巴夫洛夫的那隻聽到搖鈴就流口水的狗),而史丹佛監獄實驗則因研究內容與Milgram實驗相近(人類對權威的服從心理)而時常相提並論。
(順帶一題,Zimbardo與Milgram兩人不僅都是心理學界的重量級學者,而且他們早在中學時代就因在同校認識而成為好友了。)
由於Milgram實驗與另兩項實驗都非常著名且影響深遠,因此在中文Wiki條目內容已經寫得相當詳細,而因公視也曾播出Milgram實驗介紹節目且有YT連結,片中有當時實驗過程的記錄影像,有興趣者可從以下網址前往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1JYZShCAE&ab_channel=TiffZeng
關於此現象的解釋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較直覺易懂的論述就是"責任轉嫁比例":由於是"權威"命令執行,因此被問責是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是聽命行事」,而在審判二戰德軍將領時也確實有不少人用此論點來辯護:「這是軍令,在戰爭期間抗命是有可能被就地處決的,我當時的行為與道德良知無關,只是為了活下去而聽令行事而已。」。
在「責任可全數轉嫁給他人」、「周圍的人都做相同事的從眾心理」、再加上「戰爭時期的極端精神狀況」等各種影響下,最後仍能像"辛德勒的名單"般由理性與良知勝出的其實反而是非常罕見的,畢竟在戰爭時期國家的政治宣傳從頭到尾都在教你「別把對方當人看」,時間一久自然就對「人」的概念逐漸模糊麻木。
註11(09:39):在"推薦序"的例子中,命令者為"寫序權威",服從者則為"消費者",而原本最關鍵的書本則變成了"要求執行的命令(買書)"。在這種情況下的Milgram效應服從者(消費者)並不會感受到任何壓力,但在做是否要買的決策時卻仍會受到推薦者的影響"既然連XXX都願意替這書寫序,那內容應該是有「掛保證」的",從而影響最終消費行為。
因此Milgram效應雖然必然跟"權威"有關,但在"命令"與"服從"的部份則可能經由加工修飾後變得相當隱晦,以致於當事人時常是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服從了命令"。
註12(05:22):"松本人志(matsumoto hitoji)"是日本一位從1996年出道至今仍舊活躍中的國民級搞笑藝人,其在台灣曾流行過的最有名的演出系列之一就是在 "絕對不能笑系列(笑ってはいけないシリーズ)"中的固定班底。
因此若有一位新出道的藝人能夠由他本人來取藝名那肯定會造成話題,而若用年代來算的話,這個層級差不多就等於能讓費玉清特別幫忙取藝名一樣,絕對是非常罕見珍貴的。而後續所產生的Milgram效應自然也會非常強(等於該新人的才能經由費玉清本人欽點確認,且有自信到敢用自己的名號招牌來掛保證)。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