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原來你不會通靈啊,那就SCRUM吧?

※主圖來源:通靈少女的WikI
之前在追蹤的粉專看到這一篇,沒想到有一天會發生在本小菜雞身上。

❗️身為一位專業的工程師要先有通靈技能❗️ 使用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使用者想要但是不告訴你..... 使用者自以為想要這個,但是做出來之後他馬上就發現不是他要的..... 那是不是就要工程師先會通靈😫😫😫 不論是程式或任何領...

Posted by 在104上班這款事 on Monday, July 25, 2022

接著跟朋友聊到最近的案子好像是走scrum後,我強烈感受到螢幕另一端的同情。
身為scrum小菜雞,我也常常想現在去報名通靈課程還來不來得及。

Scrum聽起來好像很酷我們也來一下?

Scrum 到底好不好,會不會成功,小菜雞覺得團隊成員跟整體參與度很重要。但有跟大神一樣的成員,參與度又高,用其他開發方式難道不能有一樣的效果嗎?
下面這篇文章幾乎點出了我的所有疑問

如果在一樣的團隊構成跟參與度的條件下,所有人集中心力專心產出一個製品,那scrum 或許能達到快速交付的目的,但如果其中團隊成員同時兼具多項專案,不時需抽離開發,事實上傳統的瀑布開發也未必會比較差。

說好的沒有文件啊?

這是很常見的誤解。敏捷並不是不需要文件,而是產出必須文件,但必須文件的定義又相當曖昧。我相當認同上篇筆者的觀點:敏捷開發不是沒文件沒流程的包裝紙。
曾經跟持續用敏捷開發的朋友請教是不是真的不用文件,獲得的答案是改來改去的過程只要保持最低度的文件管理,但最後還是要將設計相關文件補齊唷。
所以如果實行瀑布開發時就不太產設計文件而說要改用scrum,怎麼聽起來只是為了合理化不出設計書而舉起的遮羞布。

那幹嘛還要敏捷

敏捷跟瀑布還有混合式開發,沒有誰對誰錯,誰優誰劣。選用的理由應該是依照客戶要求,資源分配跟達成目標等等多方評估後而選定。那外包開發適合敏捷嗎?如果顧客參與度高還能接受調整必須的追加預算(一般以人工時來計算),那有何不可。
但截至目前為止查詢到的經驗分享,外包開發不太適合走敏捷開發,主要是當預算固定卻需處理調整時,為了維持交付時程有時必須犧牲開發品質,但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顧客期待值崩塌。

如果外包開發有成功導入敏捷的大神可以分享一下成功的秘訣,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他山之石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