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從過去編織而成的未來- 繼母的拖油瓶是我的前女友感想

故事的設計

這書特別之處在於水鬥和結女、川波和南這兩對的關係都不是由零開始。描寫人際關係的輕小說大多都是從零開始﹐這書卻是從故事中間開始﹐尋找理想的日常的形態。正因為過去的經歷﹐他們要尋找的不僅是理想的日常﹐更要找出這個理想的日常的形態。這個形態對於水鬥和結女來說﹐是情侶和義兄妹的分別;對於川波和南來說﹐是情侶和青梅竹馬的分別。這書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係有個很清楚的描寫:過去發生過的事件﹐對現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主角對於未來的追尋。

角色的設計

故事裡兩對都是吵架情侶。與其說他們分手了倒不如是退一步思考他們的關係。由始至終兩對的思考都是基於二人的交往(非指情侶) 會繼續的前提下

川波和南這對﹐南因過去傷害了川波暴走減少了﹐而川波始終無法放任隨時會暴走的南。這邊描寫比較少﹐主要都集中在「元幼馴染み」兩話。

水鬥和結女這對﹐因為神的惡作劇變成同居﹐而被迫重新思考兩人關係﹐也是這小說的主軸。同居加上同班發生的事件催化了兩人對過往和現在的對比。從本質上還是兩個交流障礙無法互通心意﹐但透過環境的轉變激發他們思考二人理想的關係。

而直率過頭的東頭則是這四人的對立點。甚少對過去的描述﹐無憂無慮地過日子﹐甚至要南和結女指出才知道自己喜歡水鬥。被甩了之後也很坦然地和水鬥做回朋友並永遠保留自己的單戀。東頭是第一個尋找到自己理想的日常形態﹐從作品「畢業」的主角。對於沒有過去的東頭來說﹐結交到南和結女兩個好友﹐能和水鬥一直看書是她最大的滿足。

過去的重量和意義

「過去」是這本小說的基礎。要邁向未來首先得處理過去遺留的問題。對於這兩對來說﹐過去可以說是無疾而終﹐卻又沒有終結。雖說是分手了﹐關係卻換了種形態保留到現在。對於水鬥和結女來說﹐他們不再是情侶而是義兄妹。對於川波和南來說﹐他們回到了青梅竹馬的關係。

對於過去受傷過的兩對來說﹐尋找理想的日常的形態是一把雙刃劍ー抵達的有可能是幸福的彼岸﹐也有可能是悲傷的彼岸。他們無法在承受失敗﹐特別是水鬥和結女﹐他們的失敗會令到他們最重視的親人受傷。書中水鬥和結女不斷強調他們是義兄妹/ 義姐弟正是如此。對過去僅憑衝動確立日常的他們來說﹐這次追尋理想的日常是無比的謹慎。

但這並不是否定過去的重要性。實際上﹐川波的獨白就解釋了過去的意義:

ああ、そうか。やっぱり、無意味じゃあなかったってことか。たとえ、最終的には幸せになれなかったとしても……無意味じゃあなかった。だって――「……謝るのはオレだろ、アホ」――お互いに、反省するってことを覚えたんだから。

即使過去的努力並沒有轉化成幸福﹐但這並不代表過去是無意義的。正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才能夠令我們進行反省。自省能力是這書很重要的一部分﹐書中的兩對只有南是以行動來主導的﹐愛好讀書的水鬥和結女都是依靠思考來主導行動的。

現在的日常﹐吵架背後的意義

對於水鬥和結女這對吵架情侶來說﹐吵架就是他們的日常。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學校﹐他們都能為小事而吵起來﹐很多事都只因為和過去有關﹐例如換座位的事。吵架則是將這些事件日常化﹐令到現在的日常串連起來而不是理解成單一事件。如果將過去和現在的事對照的話﹐就會發現過往的甜蜜和現在的吵架本質是一樣的ー兩個溝通障礙的人無法透過對話表達自己的真心

吵架情侶這設定的精妙之處﹐是在於透過吵架引發水鬥和結女對於日常的意識。無法透過對話表達真心這問題在過去已經存在﹐亦因缺乏真心交流令到兩人並未意識到日常的噪音。最好的例子就是他們變冷淡的原因﹐結女看到水鬥和別的女同學說他現在並沒有女朋友﹐殊不知那是因為這謊言就是因為自己太害羞不想公開戀情。透過吵架﹐兩人才能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才能更準確地解讀過去發生的事。

事件的多角度解讀:獨白和日記

要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必然得令讀者知道水鬥和結女對過去發生的事件的解讀。書中使用的處理手法就是透過兩人的獨白去展示他們所理解到的事件﹐再透過吵架令到兩人進行交流﹐發現過去事件的真實面貌。獨白的重點是引發兩人的自省能力。透過獨白﹐事件是從三個角度被描寫:過去的水鬥的角度﹐過去的結女的角度﹐以及透過兩人的吵架構建出來的上帝視角ー這個上帝視角並不只是玩家能看見﹐水鬥和結女也能透過自省能力而看見。

而黃金週的一段就恰恰相反﹐透過兩人寫的日記去寫水鬥和結女對現在發生的事的解讀。日記和獨白不同﹐只有讀者才能同時看到水鬥和結女的日記來構建上帝視角﹐水鬥和結女本人只會知道自己的解讀。這段現在發生的《意味がわかると甘い話》並不是需要解決的事件﹐當中的意義自然就留給未來的水鬥和結女知曉當然﹐日記這段都被作者玩出花了﹐透過把日記擦掉來表達發生的事件令兩人有多麼害羞這想法確實不錯。

充滿既視感的事件所引發的吵架令水鬥和結女產生對過去的日常的意識﹐嘗試去解讀過去的事件﹐從而尋找過去缺失的碎片。 要尋找到理想的未來的形態﹐需要解決的是過去作為情侶的伊理戶水鬥和綾井結女的事件﹐並不是作為義兄妹的伊理戶水鬥和伊理戶結女的事件。但現在發生的事件決不是無意義的﹐正因為作為義兄妹的水鬥和結女發生的充滿既視感的事件﹐才能引發他們對過去日常的思考﹐從而確立未來理想的日常的形態。

邁向未來的青春成長物語

這是一個基於自省能力而構建的故事﹐但自省能力並不能推動故事的發展。實際上﹐這故事裡內心世界越豐富﹐思考得越充分的人反而是更加內向的那個。水鬥和結女這兩個交流障礙的人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將話語說出口的﹐因此就需要別人去推他們一把。認識了川波的水鬥﹐有了能夠交心的朋友;認識了東頭的結女﹐看到了過往的自己。在歸省篇﹐結女踏進了水鬥過去的世界

西伯利亞的舞姬

歸省篇中大部分都是從結女的角度來撰寫﹐令結女知道水鬥的過去。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結女看到《西伯利亞的舞姬》﹐也是影響水鬥最深的書。這書其實是一個metafiction﹐裡面的故事其實就象徵着水鬥和結女的故事。從結女的角度﹐這個故事補足了過去最大的碎片ー也就是當初水鬥為什麼要提出分手。出身於日本水鬥的曾祖父和出身蘇聯的艾莉娜﹐對照着的是受到《西伯利亞的舞姬》影響而成長的水鬥和受到克莉斯蒂的《殺人成癮》影響而成長的結女。水鬥的曾祖父無法忘記父親的教悔﹐放棄和艾莉娜結婚回到日本的最後一幕﹐水鬥的曾祖父如此說道:

『意志薄弱と笑ってくれてもいい。日本男児に相応しからぬと詰りたくば詰れ。それでも、あの時の正直な想いをここに記そう。』
『僕は、あなたに引き留めてほしかったのです。』

《舞姬》的太田豐太郎又好﹐水鬥的曾祖父也好﹐乃至水鬥自身也好﹐訣別的那一刻都希望另一半會挽留他。在意志薄弱的背後﹐是成長的經歷和對家族的重視。

瞬間、私は幻視した。暗く埃っぽい、この書斎で……一人の幼い少年が、この本を開いて泣いている姿を。あの男が本を読んで泣いているところなんて、一度も見たことがない。それでも……それは、確かに、かつてあった光景。

結女讀《西伯利亞的舞姬》讀到哭﹐甚至看見水鬥的過去這一幕是全書最重要的一幕。這一幕令到故事很多細微之處串連起來:

・水鬥什麼都讀和結女只愛看推理小說並不是完全對立的事情。雖然兩人認為無法理解對方的思維﹐但實際上兩人能夠心意相通﹐為同一部作品而哭泣。這在之前已有端倪﹐因暴風雨無法外出的水鬥從結女借了推理小說來讀那幕正是如此。

・為什麼自省能力在此書如此重要﹐是因為書對於水鬥和結女的成長是很重要的部分。這令到他們更偏向依靠思考而不是行動力去解決問題﹐甚至認為別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思考。這就是過去兩人的噪音來源。讀《心》和《山海記》的水鬥的思考方式和讀克莉斯蒂的結女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讀懂《西伯利亞的舞姬》的結女實際上是踏入了水鬥的內心世界﹐更令到她知曉了水鬥在分手時的真意。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結女後來會主動A上去(雖然還是靠円香推了一把)。結女知道了水鬥重視家族﹐缺乏改變的勇氣。結女鼓起勇氣A上去的一幕是如此的:

たとえあなたが、どれだけ綾井結女を好きだったとしても――伊理戸結女このわたしが、絶対に、口説き落としてあげる。今のキスは、宣言だ。綾井結女ではなく、伊理戸結女として。生涯二度目のファースト・キスが、あなたに宣戦布告する。東頭さんをフッたときに言った、あなたの中の一人分の席――そこに居座っている女を、必ず蹴落としてやる、と。

她所追求的並不是作為情侶的綾井結女和伊理戶水鬥﹐也不是作為義姐弟的伊理戶結女和伊理戶水鬥ー而是作為情侶的伊理戶結女和伊理戶水鬥。

綾井結女和伊理戶水鬥的相愛是神的惡作劇。

伊理戶結女和伊理戶水鬥的相愛並不是﹐這是兩人心意相通的故事。

画像1

寫在第四卷完結後

結女A了上去以後算是解決了這一對的問題了﹐接下來就是川波和南這對的問題了。對於川波和南來說﹐認識了水鬥和結女也是引發了他們對過去的思考。我十分期待接下來紙城境介會怎樣寫這一對﹐畢竟這本書已經無數次超出我的想像了。

回想當初第一次令到我留意這本書的契機﹐大概是水鬥和川波的對話。

「君――入院したことあるか?」「あるぜ――中学の頃に」

僅僅是這一問一答就已經足以令我留下深刻印象了。獨白、日記甚至metafiction都沒有對話來得重要﹐而這對話已經足以令我關住這本書了。並不是沒營養、濫竽充數的對話﹐而是能夠反映出角色經過思考﹐因應不同人而說出來的對話。

這書到目前為止應該是我近幾年評價最高的輕小說ー並不是因為故事的糖分﹐而是我享受作者如何去構思整個故事﹐如何利用不同的手法去將故事的碎片拼接在一起。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