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钧》第二章

天下谁人不识承影剑的精致优雅。

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
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
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
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

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便是《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注一)


而这京中,谁人又不识承影公子的精雕雅致。
一把折扇,暖玉腰带,青缎束发,温文儒雅。虽从未见他舞刀弄枪,却是书生而不文弱。这配的,就是承影的诗意和文气。
既然雅致,必定风流倜傥。当年何处不歌柳郎词的烟花柳巷,如今的章台之首风满楼,歌的,可都是承影公子的曲子。

“来时千里烟波,
去日两梢别柳,
执半盏清秋。
顾盼间,山岚欲呵雨潇潇,
似逢君,逐波三月江南处,
一芥旧舫一新颜。
人声老,两梢柳也旧。
问世间离别何故,
只道是天地拂袖,
一夕黄花酒。”(注二)

话说回来,这承影公子来京城也两三年的时间了,可没人知道他到底何时来此,也没人知道他为何而来,又将何时离去。

只知道,自从承影公子的名声在城中传开之后,城中所有的青楼雅妓便常常推辞不接外客,多少王公贵族千金欲买红颜笑而不可再得。有些激进的公子哥儿们不是没请过人想教训教训这承影公子,却次次都被他避过。

比方说吧,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明月楼青纭姑娘的拈花阁。这青纭姑娘,容貌自不必说,光慕她一人来的客人们,就能排个十坊八巷;为她而掷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更能供给这明月楼三两年的开支。

于是,光这青纭姑娘,他就不知得罪了多少京中权贵。

这不,要找他茬寻他衅的,都奔这青纭姑娘的闺阁来呢。但花魁毕竟是花魁,这地儿养的毕竟不是吃素的,要围堵,偶尔,也只能堵上这么两三次。

只不过,堵着堵着,常常就会这样……


大家伙在屋顶上、窗廊下守的严严实实。他们看着承影公子步入屋中,开始蓄势待发。

结果这么一扑……

青纭姑娘还在那里抚琴抚的温婉迷人、眉梢情动,然而看着的却不是承影公子。

“你这小书童!说!你家公子呢?快把他给我交出来!”
“哦?陆离和我家公子不知道哪处得罪了,还请兄台点拨则个。”
“少在那儿油嘴滑舌!你给我——”

“这位爷,您来小纭的拈花阁,是为我小纭来,还是为这位公子来的?”

“啊——呵呵呵呵青纭姑娘误会了——当然,当然是为青纭姑娘而来的了呵呵嘿嘿——”这位‘凶神恶煞’中了人的绕指柔,晕晕乎乎地转过了头,低声喝道,“还不快给我把手里的东西丢下楼去!丢人的家伙!”

“那这位爷,小纭可得献丑了——”

当天晚上,街上又多了一群游荡的穷鬼。

这是自然,来听小纭姑娘的曲子,哪有白听的道理?


= = = = = = = = = = = = = =

“小纭,这次又多亏你了。”

一袭白衣自眼前掠过,尚在恍惚,佳人已经落座。

“你别再老跑我这来了行么,我说大哥——”

“诶?我别老跑这来?那行——陆离!从明儿起咱们不来了啊——”

“闭嘴!”一巴掌招呼上那嚣张的脑门儿,小纭姑娘怒道,“就知道拿他压我!你等着!再有下次非让他们整死你不可!”

“小纭别闹!再这样下去公子得被你打傻了!”陆离拉着小纭空闲的那只手,“公子不让我来,我还是可以偷偷来的。”

“哼!整天公子公子的!”嘴上不依不饶,神情还是明显缓了下来。小纭睨着那个好气人儿,忍不住又叨了一声,“这笑里藏刀的混帐东西!”

管他混帐不混帐呢,这会儿,承影公子还像别人眼里看着的那样,白衣翩然,清风拂月地走到竹阁窗前,倚在那儿不知在看些什么。

一切本该这么宁静。不过……

“啊——快看!那是承影公子啊!”
“看呐看呐——承影公子……那眉那眼,啊——”
“他朝这儿看了!该不会是在看我吧,真是死也无憾——”
“就你,看你跟看菜园子似的!那是在看我——天哪他笑了——”


是啊,承影公子笑了。

因为那个院子里啊,他盼的人来了。


注一:依旧……感谢爱问(擦汗)

注二:少时拙作(把毛巾拧干继续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