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经验的分享

    新小六就要开始了,确切地说是今天开始。昨天问了一下能不能把我拉进S的群里,结果被婉言谢绝,原因是到了小六,群里妈妈们的信赖关系就很难建立了。毕竟生活在日本,我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入群标准,但总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信赖关系不是建立在彼此诚信良善乐于助人的人品之上,而是靠时间可以培养出来的吗?如果大家都在一起就能有信赖关系,那宫斗戏的“斗”字是什么意思?周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责问老天“既生瑜何生亮”,难道是因为没有长时间跟诸葛亮在一个“三国之青梅煮酒”的微信群里吗?时间恐怕不是信赖关系的催化剂吧。嗯,我这样常常一个人胡乱思考的人可能也不是很适合在群里,特立者适合独行。

     还有就是群主说,大家都想坐享其成的话,谁来积累前人的经验?我不太了解他们那个体制是怎样的,我还以为进群的都会成为栽树的“前人”,弄了半天好像是乘凉的“后人”,还有更前的前人会传授经验。听起来挺值得羡慕的。

      那么,前人的经验是否有用?一位东北的同事大姐总被拉去做中受高受的分享,说她家孩子是怎么考上京大的。尽管我特别喜欢听她娓娓道来,但我高度怀疑她家育儿经验的可复制性。七八十年代考清华北大的本科难如登天,她姐姐是哈佛的全奖博士,弟弟是北大的博士,满门学霸,她儿子考个京大不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她说,这些背景就不能跟家长们说了,家长们爱听的是“逆袭”的故事。我听了哈哈大笑,她可算是把家长们的心思揣摩透了。

    比如现在有两种故事,第一种是马云这样的,白手起家、对发妻不离不弃,另一种是香港的李嘉诚澳门的何鸿燊,岳父家财万贯,但他们发达后,发妻都莫名其妙地英年早逝了,他们另娶娇妻。你说,鸡娃的芸芸众妈们更爱听哪一种成功故事?百分之百是无条件站马云的。如果说中受需要的是父親の経済力+母親の狂気,那么现实中要成为富商巨贾,夫の狂気+妻の経済力肯定是比白手起家更为普遍的模式,但是我们偏偏不爱听这种大实话,正如穷人们只爱听一夜暴富的故事,学渣和学酥的父母们也只爱一厢情愿地相信,只要鸡娃,鸡窝里就能飞出金凤凰。信息茧房,有时源自于自身的迷思。所以即使是处于前人传授大量经验的环境里,也有必要区别一下哪些经验是对我而言真正有用的。在小六这一年,即使想屏蔽外界,即使不进入各种群,想必各种信息也轮番轰炸过来,作为家长我有必要经常跳出自我,时时反省,保持情绪稳定。

    刚认识不久的友友今年高三的儿子在模试中英语好像考了全日本第一,她说也没有什么经验。她建议我关注一个小红书上的家长,我一看,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家儿子在新小五的Sapix考试中偏差值31,只努力两年就考上了偏差值72的筑駒……筑駒啊,天花板了。笑,上一次看到这种经验,还是在电影ビリギャル里,我以为只是电影,看来还是有天才能完成这种挑战的。但这经验肯定不适合我家,学习强度太大了,我们小六能升5个偏差就谢天谢地了。

    但是我无意中发现,她家连鹦鹉说话都能说好几分钟,还是中日双语的!不要说鸟了,一个人能发音地道而流利地说三分钟外语都很难吧!尽管在她看来不值得一提,但我觉得这只不停说话的鹦鹉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学习经验。语言学习的本质还是要多听多说的,还要输出完整的句子。老大四年级时高分过了英检准二,五年级没考,最近四个月大概背过了1500个英语生词,大概是5000了,以现在的词汇量应该是能过二级的。但是对作文和口试完全没有信心,因为最近全是在背生词,并没有整句的输出训练,可能口试成绩还不如鹦鹉。

    非但如此,老大的国语也是所有科目最差的一科,可能也是跟我一贯以来不注意她的输出有关,让我想想怎么补,改日再记录。

    期待一下小六一年的学习,愿我们都能边摸索边思考,边总结经验教训边实现成长。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