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四月雜記。一些小碎片

封面來自 NewJeans 新歌〈Bubble Gum〉 ,非常夢幻可愛充滿青春感的 MV。看完彷彿回到高三那年,那些晚自習在操場上吹著泡泡、邊唱香格里拉的夜晚。


四月是適合見面的日子

四月的相簿裡滿滿都是人,熟悉的、陌生的、天天見的、許久未見的、即將很久才能再見的,全密密麻麻地擠在小小方格裡,是個人際聯繫密切與懷舊氛圍濃厚的月份。這三天一小約、七天一大聚的盛況,恰逢將近一個月的水星逆行,想來也是不無道理。

一個月內唱了三次 KTV 也是刷新了我的記錄,結論是如果沒有要大唱 high 歌的話,兩、三個人一起唱 K 的爽度是最高的。

噢對,這個月還同時見了我的最愛團 DSPS、和最愛歌手鄭宜農,或許是在這焦頭爛額、狀態又劇烈起伏跌宕的四月裡還未被消耗殆盡的原因。謝謝他們為我充電,謝謝音樂。

最小妥協的藝術。女巫店的 DSPS 格外樸實又真摯。

美術的鶯歌遊 ‧ 君蓉生日

記得月初和君蓉、荃去鶯歌做手拉坏的那天,在傍晚回程的火車上我突然領悟到,其實不管排了什麼樣的行程,充實也好閑散也罷,只要我們三個人在一起,應該都會很開心吧!

就算久久相聚一次,各自抱著生活的豐盈、憂愁與困惑,但閒談垃圾話間感受到的被理解和支持,似乎都成了澆灌內心的些許養分。

有這樣的友情很棒!希望我們今年夏天真的能完成在無人海灘裸泳的願望。

我們的 LINE 群組名稱從高中到現在都叫美術

聊聊 MBTI, 我是感性人還是理性人?

前幾個禮拜跟游舒涵見面聊到 MBTI,他提出身為旁觀者對我的感覺。他說,我在社群上各種文字展現看起來很 F(Feeling, 感性),在現實相處、面對面聽我說話卻感覺非常 T(Thinking, 理性)。

我對於自己是 F 或是 T,原本算是有滿明確的自我認同,總覺得 F 的成分比 T 來得多一些,畢竟我是個連看《吉伊卡哇》跟《你的名字》中配版都可以掉眼淚的人啊哈哈哈。當然也是有理性大於感性的時候,只是感受上沒有感性那面來得強烈顯眼,意識到自己很冷靜理性的時刻也不如情感氾濫來得常見。

「不同情境下的我長得很不一樣」則是個我沒有想過的切角,游的觀點算是讓我想了一陣後,對自己有了更不一樣的理解。

說回 MBTI 的測驗本身,其測驗方式是給予許多情境,看測驗者在這些情境中會如何做選擇,再綜合選擇結果得出各個二元維度的傾向。所以假設我在這有限的題目中,多數題目設定的情境下正好偏向情感驅動,那我的 MBTI 即會顯示 F,但這並不代表我在所有情境裡都會是感性的,這就是 MBTI 無法呈現出的結果。

後來我才意識到,並不是情感豐沛同理心強就等於缺乏理性思維,而自己其實就是感性和理性値都相當滿的一個人。很多時候會發現,自己只要理性起來,是可以比身邊的人還更理智客觀抽離的,甚至我的 MBTI 有段時間測出 T 過。

這時如果說什麼自己理性與感性兼備就太做作了,總之我是很高興能跳脫這個人格測驗的既定框架來重新看待自己的。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