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晒后假日

11月17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看了3场电影。其中第二部(16:00场)是《晒后假日》,原题《Aftersun》。


电影剧情

11岁的苏菲与父亲在土耳其度过了一段假日时光。20年后,苏菲到了与当年的父亲同样的年龄。回看度假时的影像,她对父亲有了更多的认识。

全片镜头可以分成4种:

  1. 家用DV录像机拍摄、11岁的苏菲与父亲度假时的片段

  2. 电影的主要部分、两人度假的经历与各种点滴

  3. 31岁的苏菲回看度假中的录像

  4. 苏菲与父亲在一个光影分明的舞池中

虽然4种镜头是交错的,但基本按各自的时序排列。看完就能大致明白,其中1是31岁的苏菲看到的、真正拍摄下来的影像;2是成年苏菲依靠影像和自己的想象补全的回忆;3是「此刻」发生的事;4是苏菲的心象风景。

剧情之外

看之前唯一的背景知识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时的票很难抢。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啊,这是作者的自传吧。」——搜索网络影评,WIKI上确实写着导演称本片为「情感上的自传」。
如果只是讲述了一对父女在90年代的土耳其度过的一段假日的话,那这部电影不会得到如此多的奖项青睐。换句话说,本片除了叙事之外必有其独到之处。能搜到的影评往往从「父女关系的再认知」或是「关注性少数群体」角度出发,或是畅谈评论者自身的人生体验、或是以索隐般的态度考察片中的诸个要素背后有何隐喻。(后者给了我很多启发、厘清了不少观影时未能发现的细节)但这些并不能解答本片为何能获得业界的一片好评。「亲子关系」也好、「性少数群体」也好,每年试图表现上述主题的电影多如牛毛。这部《晒后假日》的诠释有何出众之处?

如果导演想要通过本片讲述一个「成长了的女儿在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之后理解了当年的父亲」的故事,她完全可以拍得更加清楚易懂。实际上,她不仅没有这么做,甚至在采访中也回避明确说出父亲的性取向问题。结果是作为主角之一、「性少数群体」、「亲子关系」中的「父亲」,其形象处于一种暧昧不清的状态。比较明确的「发现」只有2点:

  • 父亲是性少数。

  • 父亲有着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状,最终自杀身亡。

如果想要更清晰地描画出父亲的话,就会面临一堆问题:
父亲在性取向上究竟有什么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
(比较大众的观点认为父亲是同性/双性恋,也有他是幼女爱好者、对苏菲抱有性欲之爱的看法
父亲的精神抑郁症状与他的性取向问题有什么关联吗?
与苏菲的母亲保持着听上去还算友好的联系,两人的关系是怎么回事?
几次提到父亲为金钱所困,这和他的性取向、精神抑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父亲最终自杀的时点是什么,有什么决定性的因素吗?
(如果是在这段假日之后的话,是因为度假时发生的哪件事吗?)

这些问题全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影评人只能做出猜测。甚至连同苏菲对父亲的想法——内心映像的舞厅里、成年苏菲面对父亲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也有不同的解读。父亲买下高价的土耳其地毯也好,围绕卡拉OK表演的争吵也好,在苏菲策划的路人庆生中无动于衷也好……等等大量的段落里,我们只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当事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出于什么样的情感采取了片中的行动。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会有如此「不明确」的表达?
想到的可能性有两种:

  • 这部电影类似于导演的自传,对父亲的性取向等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可能有客观考证上的难度,又或者她主动回避了答案。

  • 「不明确」本身就是本片要传达的东西之一。

来看片中的一些元素:
性向——流动
(父亲先是结婚生下苏菲、之后无法维持夫妻关系;成年苏菲既有孩子也有同居中的同性恋人)
记忆——不确实
水、海浪——流动
滑翔伞——飘荡

现实事物与形而上的概念都处于「不明确」的状态,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就是将「不明确」这一概念固定为影像的产物——这样的回答可以吗?

いいなと思ったら応援しよう!